古代的书院教育知识研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本讲的主要内容 前言 一、书院的发展轨迹 二、书院的办学特色 三、书院的历史作用 四、书院如何走向现代 结语 ;一、书院的发展轨迹; (二)宋代:书院名扬天下        宋代是我国书院发展最富有朝气的时代:    一是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千年学府”,书院之名天下闻名;    二是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顶尖级学者如朱熹、张栻、陆九渊、吕祖谦等有丰富的书院活动;    三是规范书院教学和讲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确立。; 白鹿洞书院;   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学规》、 《白鹿洞书院教条》),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书院学规,在南宋后期已颁示各地官方学校和书院组织,并走向世界各地。    如在日本,历史上有许多注释《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著作,约有70种之多。     据日本学者平坂谦二回忆,他在读中学的五年期间,“每天齐颂《白鹿洞书院学规》”。    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福冈县井原市兴让馆高等学校的负责人曾说:“本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信念,是中国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并宣称:“心中的故里在庐山,白鹿洞精神是本校教育的渊源。”;   朱子白鹿洞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返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这是讲:学什么——“五教之目”,“五教”又称“五伦”。这是学规的总纲,揭示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      这是讲:怎么学——“为学之序”。其中学、问、思、辨旨在明理,即明白“五教”;行就是践履“五教”。 ;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汉儒董仲舒        这是笃行二: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行有不得,返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这是笃行三:接物之要 ; (三)明代:书院与政府关系紧张      明代书院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政府对书院的打压。大体而言,前期书院不受政府支持和重视,发展缓慢;中后期虽发展迅猛,但多次遭到政府的禁毁。 ; 明代三毁书院        一是嘉靖之毁:矛头直指王阳明、湛若水          二是万历之毁:张居正痛恨讲学        三是天启之毁:魏忠贤残害东林;  堂名解    依庸即依乎《中庸》之意。    庸义有二:(1)恒, 久而不变;         (2)平,? 适中。 ?   依庸即强调并发挥儒学经典中《中庸》的思想宗旨。 ; 名联解     这副对联为顾宪成 所写。它所表达的, 不仅是东林党一代人的 心声,也是几千年来士 大???、知识分子所追求 的道义和良知。   这副对联所体现的东林精神不仅是无锡的,也是全国的;不仅是晚明的,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 (四)清代:书院的普及与改制      清代书院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所知有四千多所,比以前所有书院的总和还要多两倍以上,接近明朝的3倍。其中有三大突出的现象:   一是书院的普及。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省级书院,一方面乡镇大建书院。   二是书院的科举化。   三是书院的改制。这主要是指近代在西方教育体制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书院的转变和改制。 ;1、清代书院遍布各地  遂宁县:共21所书院,19所建于乡镇  三台县:共30所书院,28所建于乡镇  达县:共28所书院,26所建于乡镇;2、清代的省级书院      ——以锦江书院为例      在清代以前虽有省级书院,但不多,清代则很突出,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四川的锦江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它是时任四川按察使的刘德芳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于文翁石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四川历史上层次最高、存续时间最长(1704—1903)、办学最典型的书院。; 锦江书院名联——“功名富贵文章道德”联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益于世教曰名,有精神之谓富,有廉耻之谓贵;    不涉鄙陋斯为文,不入暧昧斯为章,溯乎始之谓道,信乎己之谓德。           ——于德培(1816年7月书,时任书院山长的进士、四川营山人) ; 名联解 对社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