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哲学 主讲
一、浓郁的伦理色彩 西方有则幽默小品说:一位教师以大象为题,让各国学生作文。法国学生写的是《大象的情爱》,俄国学生写的是《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德国学生写的是《大象的思维》,中国学生写的是《大象的伦常》。 这则小品对各国不同思维习惯的概括未必确切,但却反映了外界对中国人思维特点的直观评价。事实上,纵观中国文化,的确属于道德型文化。作为文化思想精华的哲学,自然也渗透着浓厚的伦理色彩,这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征。 伦理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的,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在古代和中世纪,许多国家和民族以宗教为社会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却一直没有踏上宗教社会的阶梯。在漫漫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充当维系社会秩序精神支柱的是伦理道德学说。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因此与伦理学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有人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一部伦理哲学。 在哲学光芒辐射下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也都或多或少地被罩上了一层伦理的色彩。譬如最早被中国先贤用做哲学术语的“阴阳”,在世代的发展演变中,竟被推及到男女夫妇,推及到政治关系中的君臣、文学中的阳刚美和阴柔美等等。这一哲学概念的演变,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哲学的伦理色彩。 伦理道德的渗入,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既有良性影响,也有不良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国哲学表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比如孔子的“仁者,爱人”的博大情怀,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都体现了儒家学说中一脉相承的“注重人世”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这种宗法伦理哲学的体现。 但是,另一方面,道德型的思维存在着缺乏进取和追求未来等弱点。尤其是儒家的“仁”含盖下的“礼”,规定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和封建礼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道德规范以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使人在严格的礼教下不敢开拓进取,只能因循守旧。 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化特征,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重血缘、重家族、重人类社会,充满了温情脉脉的和谐。在这种传统的心理氛围中,伦理道德往往成为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君爱国的精神力量,孕育出无数气节高尚、精神耀古的民族英雄。 但中国哲学这种浓郁的伦理色彩,也具有桎梏人生、虐杀精神的副作用。过分重视血缘、地缘关系,也使中国愈加走向“家本位”,成了维系封建秩序的重要一环,使中华前进的脚步更沉重迟缓。这无疑是中国近代落后西方的潜在原因之一。 二、重人轻神的无神论传统 在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伦理道德观念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因此使中国思想体系中宗教色彩相当暗淡,呈现出反有神论的鲜明倾向。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第二个特征。 两汉经学时期是神学色彩最浓的时期,但经学家们抬出“神”来,主要是用来对付君王,抑制膨胀的皇权,来矫正秦代过分倚重法治造成的倾斜,而不是让广大百姓设案祭拜。先秦诸子的“天命观”,虽然包含着一些宗教神秘色彩,可它总是归结于伦理道德,显现出重人轻神的色彩。 两汉以后的哲学也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而与政治学说结成连理。汉以后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如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但仍未能改变重人轻神的传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民间谚语正可做一注脚。西方的君主即位需要由教皇加冕,以示其正统的神授地位。而中国的皇帝却总是高高在上,向宗教教主们敕封。 唯物主义思想家更是打出鲜明的反有神论旗帜。荀子认为“天”是由星辰、日月等自然现象变化发展构成的自然界。王充论述的更形象,他把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比做蜡烛与火焰的关系。没有蜡烛,火焰也就熄灭了。精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世界上没有超然万物的神灵。 南北朝时的范缜,范缜以后的柳宗元、张载以及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始终坚持对有神论的批判,使古代无神论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当西方还处在宗教哲学的黑暗桎梏中,世界东方的中华大地上,却出现了一个个璀璨夺目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中国哲学的无神论倾向,显示出与西方民族迥然不同的思维风格。 三、贯穿古今的辨证思维 发达的辨证思维是中华民族哲学思维的又一特征。这一特征在与各国哲学的比较中,更显得早熟、丰富与深刻。 阴阳五行说是辨证思维的开端,而道学的辨证思想标志着辩证法思想的飞跃。后来荀子、董仲舒、程朱等都把辨证统一思想作为思维的主线,而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也在中国哲学的辨证思维滋养下成熟起来,成为中国化的佛学。 当然,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法也存在着不足,比如不能充分应用认识论,尤其是不能运用到概念的辨证本性的分析上,因而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柏拉图、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近代哲学也没有出现康德、黑格尔型的论辩分析。 但我国古代辩证法所表现出来的总体水平,在那个时代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条智慧的思想长河不仅自身波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