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复习课件.pptVIP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闻名显达。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3.甲文画线句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乙文主要运用了记叙(叙述)的表达方式。(2分) 4.请简要概述甲文中“食马者”和乙文中“先帝”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4分) 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先帝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求贤若渴。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考虑,想到 遂: 于是、就 可: 大约 以: 因为 居: 停留 (2)遂至承天寺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以其境过清 (5)不可久居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一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3.【甲】【乙】两文所写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两文分别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甲】文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乙】文描绘的是幽深冷寂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 4.【甲】【乙】两文的层次清晰,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请选择其中一篇简要概括层意。(2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下漫步 月下景物 月下感受 潭中游鱼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再:两次 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苦:使……困苦 喻:了解、明白 (2)主人日再食 (3)同舍生皆被绮绣 (4)必先苦其心志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请结合【乙】文内容分析【甲】文中“余”能学有所成的原因。(2分) “余”的求学生活非常艰辛,连吃穿都成问题,而这种艰辛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如【乙】文中所言“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他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学习为乐,最终学有所成。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挫折和磨练对人的激励作用,结合选文说说这种手法的表达作用。(4分) 【甲】文通过自己与“同舍生”物质生活的贫富对比,表明自己以读书为乐、潜心学习的精神;【乙】文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忧患使人成长发展,贪图安乐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之:的 光:发扬光大 盖:原来 闻:使……听到 面刺:当面指责 (2)以光先帝遗德 (3)盖追先帝之殊遇 (4)闻寡人之耳者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3.继《中国汉字拼写大会》热播之后,《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成语的热潮。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成语写在下边。(2分) 【甲】文:妄自菲薄(“危急存亡”“引喻失义”“妄自菲薄”答对一个即可) 【乙】文:门庭若市 4.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4分) 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