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_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张家界市贺龙中学 米泽云 课前检测: 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单细胞生物有哪些种类: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单细胞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4、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角色,能够通过 制造 。 生产者 光合作用 有机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 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4、培养关心具有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比较解答问题 植物体在形态结构、生殖上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种子植物:绿色植物中能够开花并结出种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生活环境 代表 植物 形态特征 用途 藻类 植物 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 潮湿的陆地 鱼类饵料、补充大气中的氧、食用、为工业和医药提供原料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指示植物、蓄积水分、保持水土。 食用、药用、观赏、绿肥、煤的来源之一 定向自学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墙藓、葫芦藓 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 藻类 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单细胞的衣藻 多细胞的水绵 多细胞的紫菜 多细胞的海带 为什么这些水会呈现出绿色呢? 因为湖泊里面生长着大量的藻类植物,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地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 假根 泥炭藓 地钱 葫芦藓 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常密集的生长着一些矮小的植物。 苔藓植物: 苔藓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植株矮小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可以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植株比苔藓高大得多。根、茎、叶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可以食用、药用、观赏、做绿肥。古代蕨类是形成煤的来源之一。同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是不结种子的植物。 肾蕨 巢蕨 满江红 蕨类植物共同特点: 有根、茎、叶 体内有输导组织 根状茎(地下) 根 叶 铁线蕨 半边旗 思考:蕨类通过什么来繁殖? 生活在潮湿的地方,靠孢子进行繁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3.2动物、植物细胞.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3.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3.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1.1形形色色的生物.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5.4蒸腾作用.ppt
- [中学联盟]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5.1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19.1人的生殖和发育(共2课时).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4.1细胞分化形成组织.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19.1人的生殖和发育.ppt
- [中学联盟]广东省佛冈县潖江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19.3植物的生殖方式.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