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的资料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的资料整理

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的资料整理 安徽,地处祖国东南部,有长江、淮河、浙江三大水系之利,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古代文化灿烂多姿。建国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文物普查,调查、发掘和研究古遗址、遗迹等,不断有新发现和新成果。 旧石器时代 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曾经一直是个空白,80年代以来才有相关考古发现。“和县人”、“巢县人”,以及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和之后陆续发现的旧石器地点遗址等,丰富了旧石器文化研究内容。尤其是繁昌人字洞化石和石器的发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繁昌人字洞 人字洞位于安徽省繁昌县西南约10公里的孙村镇西北2公里癞痢山东南坡上。人字洞并非洞穴而是裂隙,出土大量动物化石、石器、骨器等。通过动物群的分析,其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年代大约为距今200到240万年。1998年发掘出土的石质品575件,分三大类: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主要是铁矿石。石器多为刮削器,也有雕刻器等。修理石器均用捶击法,修理粗糙。同年发掘中还发现2件有加工痕迹的打制骨器。 繁昌人字洞发现的化石,时代早,个体多,并伴有石器和骨器共存,材料丰富,在长江下游地区尚属首次,对寻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线索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此地发现的石器和骨器是否为人工制品还存在争议,对于年代问题也尚无定论。 和县直立人 和县人化石出土于安徽省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该洞发现于1973年,1980年7月在洞内堆积中发现一颗人牙化石,同年10~11月正式发掘中获得一个较完整的头盖骨、一块左下颌骨和3枚零星牙齿化石。次年又发现5枚人牙化石、额骨上部残片及顶骨残片。另外,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一些骨、角制品和烧骨碎片。 和县人的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化石等部分的形态,具有直立人的许多典型特征,较北京猿人进步,是一种进步类型的直立人。通过共存的动物群性质判断,和县人所处的地质时代应属中更新世,铀系法结合对比分析,其年代距今约24~28万年。 巢县智人 巢县银山早期智人遗址,1982年和1983年先后经过了两次发掘,获人类化石6件、动物化石20余种。巢县人枕骨化石具有早期智人典型形态特征,与北京人、和县人有明显区别,应归属于早期智人,年代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安徽省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主要分布在水阳江、巢湖、长江沿岸及皖河等流域或地区。石器多出土于河流二、三级阶地,埋藏于网纹红土层中,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或偏晚。 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 安徽南部水阳江两岸二级阶地的红色网纹土中,发现12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地点,包括宁国河沥溪镇、宣州市的陈山、向阳、敬亭、双河、孙家埠等地。其中以宣州陈山旧石器地点最为典型,该遗址1988年~1992年发掘,出土700余件石制品,类型有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和镐等。地层堆积分两层,上层为下蜀黄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偏晚或中期,下层为网纹红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1997年,宁国毛竹山遗址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露天生活遗迹,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年代大于40万年。此类遗迹在国内尚属罕见,其可能是早期的露天营地或石器制造场,对研究早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巢湖和皖河流域出土的石制品,与水阳江流域的石器总体特征上接近,属于砾石工业类型,应归于中国南方主工业区。 1990年,庐枞阳两县发现了4处旧点,19件石制品。标当条长江支级阶,地质时为阳处旧300余处,已经发掘的有30多处,比较典型的有潜山薛家岗和天宁寨、宿松黄鳝嘴、望江汪洋庙、太湖王家墩、怀宁黄龙、安庆夫子城、含山大城墩及凌家滩、肥西古埂、六安王大岗、霍邱红墩寺、蚌埠双墩、定远侯家寨、怀远双古堆、宿县芦城子、肖县花甲寺、亳县富庄、临泉陈冢、蒙城尉迟寺、歙县新州遗址等。出土了大量的石、骨、陶、玉等器。这批遗址的发掘,初步揭示了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的内涵,为研究安徽地区原始文化的谱系及其关系奠定了基础。 薛家岗文化 薛家岗文化分布于大别山以南的长江以北地区,皖河流域是该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经发掘的遗址有潜山薛家岗,还有潜山天宁寨,望江汪洋庙、黄家堰,太湖王家墩,怀宁黄龙,安庆夫子城,岳西祠堂岗等。 薛家岗遗址,位于潜山县城南7.5公里的河镇乡永岗。1978年发现,先后经过5次发掘。发掘出房基、灰坑和墓葬100余座,出土新石器时期早、中、晚文化层,殷商文化层和唐宋文化层的各类文物3000多件。 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分4期,第一期和第四期发现的遗迹和遗物较少,二、三期文化遗存比较丰富,为该文化主体。 第一期文化遗存只在薛家岗遗址下层发现,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陶较少,泥条盘筑,胎厚,质松,火候低,吸水性较强。主要器形有罐形鼎、侈口束颈圜底釜、腰沿釜、甑、尖底器和圈足器。 二期文化遗存包括薛家岗二期、天宁寨早期、望江黄家堰早期和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