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0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A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原卷版).docVIP

专题0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A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原卷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A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原卷版)

【学易精品课堂】同步单元测试A卷【人教版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农民更加勤劳 B. 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 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2.“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勤勉)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民就有勤劳的美德 B. 小农经济下的生产力水平较低 C. 历代帝王赋税征收的沉重 D. 古代农民认识到勤劳可以脱贫致富 3.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甚至为便于交易。将成匹的布帛分为片段。这说明当时 A. 商品经济发展严重调蔽 B.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 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 D. 自然经济地位继续上升 4.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曰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5.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官营手工业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战国策》记载:“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由此可以得出的古代经济信息最准确的是 A. 弓弩制造工艺仍有瑕疵 B. 春秋战国经济是典型的战时机制 C. 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有了一定发展 D. 鲁国的造纸业较为发达 7.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州祁门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 时间 契约张数 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 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 42 宝钞27、布12、稻谷1、银1 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505) 123 布31、稻谷3、银89 A. 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 B. 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 C. 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 D. 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 8.一边是物欲横流的商业尘世,一边却是知识分子面对世俗诱惑、独善其身的崇高追求。这一现象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9.据明代《海澄县志》记载:(漳州月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指交际应酬)皆夷产”,成为“闽南一大都会”。这反映了当时月港 A. 对外贸易频繁 B. 民营手工业发达 C. 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 社会习俗西化 10.以下是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州县与集市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明清时期 A. 地方行政机构相对稳定 B. 满清沿袭明制以笼络汉人 C. 经济重心呈现北移之势 D. 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断加强 11.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 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 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 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D. 创办彩瓷烧制作坊 12.《新唐书·食货志》载:“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卷乃取之,号‘飞钱’。”材料未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唐代出现了专营钱币存取与借贷的金融机构“柜坊” B. 唐都长安出现了诸道进奏院和富商经营的“飞钱” C. 唐代后期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来源:Zxxk.Com] D. 社会金融商业信用体系逐渐形成 13.“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上述城市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汉代长安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明朝苏州 14.漆侠《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符合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①闽粤出产的棉花参与当时的“求心”运动 ②“俞大娘航船”参与当时的“辐射”运动 ③两种运动形式均促进了汴京商业的繁荣 ④商帮是宋代两种运动形式的主导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来源:学科网] D. ③④ 15.据文献记载,明朝时法国“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