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油机尾气分析
汽油机尾气分析 汽车工程系 汪东明 一、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分及其危害 汽车发动机排放物包括:CO、CO2、HC、NOx、SO2、浮游微粒、H2O、O2、N2、H2等。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曲轴箱窜气、燃料蒸发等。 有害排放物: 1、CO——致使人体缺氧而引起头痛、头晕、呕吐、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 2、HC——HC中大部分成分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部分成分对眼睛、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HC是生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易致癌。 3、NOx——对眼睛、咽喉、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NOx是生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4、SO2——对眼睛、咽喉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形成酸雨。 5、浮游微粒——主要是铅化合物或炭烟。铅化合物易引起心、肺的病变,易引起精神病;炭烟产生烟尘污染,易引起肺部疾病。 6、光化学烟雾——对眼睛、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严重时致人死亡,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无害排放物 1、CO2——O2和HC化合物在发动机内进行化学反应的结果。 2、O2 ——尾气中O2含量大约为0.5%。O2含量高,是由于排气系统漏气造成的。 二、汽车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1、结构因素——主要取决于汽车类型和汽车技术含量。 (1)装用液化石油气发动机或天然气发动机的汽车污染较小。 (2)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排放污染小。 (3)汽油机排放物中有毒气体污染大。 (4)柴油机排放物中烟尘污染大。 2、使用因素 (1)混合气浓度 混合气浓度↓→CO生成量↓,HC生成量先减小后增大、NOx生成量先增大后减小。 当混合气为理论空燃比时,CO生成量较少,HC、NOx生成量最少。 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与尾气成分的关系曲线 (2)发动机温度 发动机过冷时,CO、HC较多、NOx较少;发动机过热时, NOx较多。 (3)发动机负荷 在怠速工况下,发动机的排放污染物最多;在大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的排放污染物也较多。 (4)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转速↑→CO生成量↓,HC生成量↓, NOx生成量↓。 发动机加速运行→产生大量的NOx ,CO生成量↑,HC生成量↑。 发动机减速运行→CO生成量↓,HC生成量↓。 (5)点火提前角 推迟点火提前角→CO生成量↓,HC生成量↓。 (6)火花塞间隙 火花塞间隙大于最佳值→HC生成量↑。 点火提前角与燃油消耗率、尾气成分的关系曲线 三、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及控制 (一)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 1、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原理 检测仪器的类型 2、五气体废气分析仪 五气体指CO、CO2、HC、O2、NO。 CO、CO2、HC浓度的检测采用不分光红外法,O2、NO浓度的检测采用电化学法。 用五气体废气分析仪一般可进行普通测量、怠速测量、双怠速测量,在汽车性能检测中,常进行双怠速测量。 (二)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限制标准 1、国际标准 目前,世界各国的汽车排放标准执行欧洲排放标准。 以设计乘员不超过6人、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t的轿车为例: 欧洲I号——CO≯3.16g/km,HC≯1.13g/km;柴油车的颗粒排放物标准≯0.18g/km;耐久性要求为5万km。 欧洲II号——汽油车CO≯2.2g/km,HC≯0.5g/km;柴油车CO≯1.0g/km,HC≯0.7g/km;柴油车的颗粒排放物标准≯0.08g/km。 欧洲III号——排放污染物标准符合要求;冷起动排放达标;装有车载诊断系统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状况;将三元催化器增加到两个。 2、国标尾气排放限值 我国从1999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执行欧洲I号排放标准,从2004年1月1日开始执行欧洲II号排放标准。 现执行标准为: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表1 新生产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体积分数) 表2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体积分数) 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尾气排放浓度值正常范围 (四)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措施 1、技术改进 (1)改进发动机结构——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2)采用排气净化装置 1)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2)热反应器 3)氧化催化反应器 4)三元催化器 5)废气再循环系统(EGR) 6)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PCV) 2、正确使用和维护车辆 3、加强交通管理,保证车辆行驶畅通 4、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净化空气的能力 四、尾气成分异常的原因分析 1、CO (1)形成原因——燃料不完全燃烧(混合气过浓)、燃烧后的温度过高。应检查: ●进气量是否过少(空气滤清器堵塞)。 ●燃油供给是否过多(喷油嘴漏油、燃油压力过高等)。 ●怠速是否正确。 ●点火提前角过大。 ●水温传感器故障。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不好。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