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课件: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与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可比性,例如文学存在方式和功能上东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异同点。了解当前比较诗学的主要五种研究方法。 重点和难点: 中国学派中的主要论题是关于中国古代诗学话语的现代转换即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重建问题这一部分的重点是比较诗学的可比性问题,难点是当前颇有争议的研究方法问题。 * * “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鲁迅《诗论题记》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已经指出过:「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古风》其14)“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乱如麻。”(《扶风豪士歌》)“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书怀赠江夏韦太守》) ——李白 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其诗表现浪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汉语的“诗学”指代“poetic”,而中国传统诗学指的是限定在诗歌范围内的一种特定文类研究。经过翻译整理,汉语读者所获得的西方“诗学”概念大致是: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包括了诗论和一般文艺理论乃至美学理论的总体概念。 一、基本概念:诗学与比较诗学 彭斯的手稿 厄尔·迈纳先生1990年在他的《比较诗学》一书的绪论和第一章为“诗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诗学’可以定义为关于文学的概念、原理或系统。” 比较诗学最早出现于当代法国学者艾金伯勒1963年撰写的《比较不是理由》一文。艾金伯勒认为:“历史的探寻和批判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法以为它们是势不两立的对头,而事实上,它们必须互相补充;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比较文学便会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 二、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 1、关于文学的产生 “文学”二字最早见于诸子百家,如荀子《非相》:“将论先志,比类文学邪”。《尚书 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贺拉斯在《诗艺》中强调:大自然“使我们能产生快乐的感情,又能促使我们忿怒、时而又以沉重的悲痛折磨它们,把它们压倒在地上。然后,她又使我们用语言为媒介说出它们心灵的活动”。 2、中国的“形神”说与西方的“以个别反映一般”。中国追求“虚静”西方则要求“真实。 王国维指出:“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从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言。”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倩,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神于诗”者.应是“妙合无垠”。 西方文学理论也认为通过个别形象反映一般情思正是文学的特点。例如巴尔扎克就曾说过:“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又说“(演员)只用一种表情就传达出一个史诗场面的全部诗意”。黑格尔在他《美学》中更是强调真正艺术的独创性产生于:“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他强调:艺术家作为主体,“必须使自己与对象完全融合在一起,根据他的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的生命去造成艺术的体现”。 3、关于文学的功能 一、反映与模仿。 《诗学》开宗明义第一章就强调一切艺术都是模仿,只是“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17世纪,以布瓦洛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强调“艺术模仿自然”, 钟嵘《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乐记》所描述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诗·大序》也说:“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二、情感宣泄。 《诗学》第六章中强调悲剧的目的在于使感情得到“净化”或“宣泄”(catharsis)。韦勒克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说文学的功用在松懈我们(既包括作者,也包括读者)被压抑的情感;具体的表现就是从情感中解脱。 《诗经·园有桃》中的“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小雅》中的“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司马迁举了大量实例说明了由于外在的失意不平引发了内在的悲哀激愤,进而产生了伟大作品,他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贼离骚,左丘失明,厌有国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