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第31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一 第31讲

;落实主干知识;落实主干知识;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发展 (1)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 (2)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使欧共体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3) 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 (4)2007年由12国发展至27国,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5)1999年欧元问世, 年进入流通领域。;2.评价 (1)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成就巨大,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 (2)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形成 (1)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 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对三国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 (1)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3)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2.演变 (1)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韩时提出。 (2) 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问世。 (3)1991年,中国与中国台北、中国 一起加入。 3.活动: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 (2)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的加入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作为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2.建立 (1) 年1月1日,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2)截至2008年7月,共有153个成员。 3.宗旨和原则 (1)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 (2)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 的目标。;4.历史意义 (1)标志: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①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 。 ②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构筑起来。 (2)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3)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 (2)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和中国相互需要。 2.加入 (1)1986年开始的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谈判无果而终。 (2)1995年11月,中国由“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3) 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使中国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三)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发展问题 (1)原因 ①二战后,存在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 (2)问题: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大规模动荡的危险。 (3)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全球性问题 (1)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2)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1.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它在一体化程度上高于自由贸易区,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成员国之间对外还建立统一的关税率。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2.反倾销(Anti-Dumping) 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是,仍把反倾销做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2016年1月18日,世贸组织再次裁定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反倾销违规。;突破核心考点;;2.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