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郑州大学医院姜峰培训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特点:传染性小,破坏性大 病程长,反复发作 侵犯广泛,症状复杂 主观症状轻微,客观症状明显 皮肤黏膜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 梅毒性树胶肿/梅毒瘤:三期梅毒的标志 近关节结节(少) 3.三期梅毒 临床表现 晚期骨梅毒 常见的是长骨的骨膜炎,其次为骨髓炎、骨炎、骨树胶肿、关节炎等。 晚期眼梅毒 间质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脉络体炎、视神经炎等。 晚期心血管梅毒 临床上有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梅毒性主动脉瘤以及心肌梅毒树胶肿。 晚期神经梅毒 主要有脑膜血管型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临床表现 晚期骨梅毒 常见的是长骨的骨膜炎,其次为骨髓炎、骨炎、骨树胶肿、关节炎等。 晚期眼梅毒 间质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脉络体炎、视神经炎等。 晚期心血管梅毒 临床上有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梅毒性主动脉瘤以及心肌梅毒树胶肿。 晚期神经梅毒 主要有脑膜血管型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临床表现 第三节 艾滋病及其流行特征 艾滋病的发现 1969-81年,美国某大学野外饲养的猴群发生了四次成群惨死的现象,其病症与有关资料记载的远古时期非洲绿猴成批死亡的情况极为相似。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死亡猴群的身上有一种病毒。 1981年6月5日,美国医生在一份并不权威的医学期刊上公布:洛杉矶5名同性恋患者感染了一种罕见的“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这是人类艾滋病的第一次报道 艾滋病蔓延迅速,病死率高,对社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造成了人们很大的惊慌和恐惧,人们给它许多响亮而恐怖的绰号,“世纪瘟疫”,“世纪癌症”,“世纪绝症”,“人类新瘟疫”,“生命杀手”,“超级癌症”,“人类恶魔 ”等等。 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 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导致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混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是说这种病不是生来就有。 免疫缺陷的意思是指身体内的防护系统已遭破坏。 综合症表示的是病后出现的各种病症。 艾滋病病毒躲在哪?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的身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在血液里专门攻击一种重要的血液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人体的一种免疫细胞。这种细胞是人体与外来病菌作战的斗士。 艾滋病病毒可以在淋巴细胞中生存并进行繁殖,然后又从细胞中跑出来侵犯新的细胞。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的正常细胞结合在一起,使机体无法清除病毒,但通过治疗可以使机体内的病毒数量大大减少。 HIV的抵抗力 HIV相当脆弱,离开人体干燥数分钟后即死亡,在23~28℃室温液体环境中可存活15天; 对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70%的酒精、1%的来苏儿、0.5%次氯酸钠、消毒大王均可速灭; 不耐酸:PH =6时,病毒滴度大幅度下降;PH=3时,10分钟,病毒滴度下降4个对数。 对热敏感, 经过60℃3h或80℃30min即灭活。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 Carrier)是指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仅血液中HIV阳性而无症状和体征的人,亦称HIV携带者。 艾滋病病人(AIDS Patient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HIV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称为艾滋病病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窗口期及潜伏期 窗口期 通常感染HIV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抗HIV抗体。这段时间称窗口期 窗口期长度 以3个月为准,且这3个月当中不能再有其他危险性行为 艾滋病潜伏期 较长,可达10~20年,平均潜伏期在8~10年之间 病原学 HIV 属于逆转录病毒 1983年首次分离出HIV-1型 典型的病毒颗粒呈球型,直径 90-130 nm 单链RNA 1986年在西非分离出HIV-2,与HIV-1的核心蛋白有较强的交叉反应 HIV-1 有A、B、C、D、E、F、G、H、I、J和O 11个亚型。 AIDS viruses: Color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T-lymphocyte blood cell (green) infected with HIV (red).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