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解析版)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1. 1971年,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 继日本之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 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 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影响 【名师点睛】 中美关系的演变:敌视对抗、关系断绝→抓住契机、逐渐缓和→关系正常化、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 2. 下图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B. 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 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决定性胜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十月革命的相关情况。十月革命只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缺口。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故本题选择D。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的意义 3. 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因为 A. 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 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C. 它结束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 它有列宁的领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所以答案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 4. “我要用奸臣去监视忠臣,用忠臣去威胁奸臣。”这是在电视剧《东方朔》中,汉武帝独特的“用人之术”。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封建专制皇权 B. 显示用人不拘一格 C. 鼓励大臣相互牵制 D. 表明自己心胸豁达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中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历史规律的准确把握。题干中的“忠臣”和“奸臣”实际上是官员队伍中的派别,皇帝的统治之术是平衡,平衡各派力量,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目的,以加强皇权。C项是主要迷惑项,没有一个皇帝去鼓励大臣相互斗争,一起干事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古代政治发展规律,皇权加强是趋势。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加强皇权 5.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后,毛泽东拒绝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根据会议精神回湖南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应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西柏坡会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土地革命?八七会议 6.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天赋人权 B. 主权在民 C. 君民共主 D. 民贵君轻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老百姓有权换掉皇帝和官府,这是典型的主权在民的思想,材料不涉及天赋人权的信息,是民主而非君民共主,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而非近代革命党人陈天华的思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选B。 7. 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板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 ①有一些习惯法 ②是成文法 ③是公民法 ④是万民法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解读此题的最佳方法是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排除④是万民法, ,①②③都是与《十二铜表法》相吻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