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时练习(解析版)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 “政府完全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在当时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国家必须以有限的粮食资源来满足前线和城市居民的需要,禁止投机分子通过粮食买卖来使个人发财致富和扰乱民众。”与这一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必然联系的是
A. 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联的工业化方针
C.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A
2.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就等于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可知此应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故本题应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张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与题目中的信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不符,故排除A项;C、D两项均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主张排斥市场的调节作用,与题目中的信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不符,故排除。
3. 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 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 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
4. 下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该状况是
A.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C. 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D. 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较简单,漫画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选A。B项说法错误,军事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并不能认为是遥遥领先;C项错误,斯大林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的生活水平迟迟的不到提高;D项错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不可能是健康的经济发展。
考点:斯大林体制
点评: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忽视了商品货币关系,单纯的依靠国家的行政性指令,越来越僵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但是这种体制的积极方面也需要掌握。
5. 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主要依靠的是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选A,B C 两项发生在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前,D项为工业化打下基础。
考点:“斯大林模式”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三种不同的模式,在各时期都发挥了其应用的巨大贡献,但各种弊端也都呈现出来。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三者之间的异同比较。
6.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 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 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明确表明农民有怨言,据此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才会使农民有这样的怨言,这种政策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此题答案为B。
考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点评:此题难度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课后习题:22 《礼记》二则(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课后习题:23 马说(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课后习题:24 唐诗二首(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课后习题:第3单元检测(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课后习题:第5单元检测(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 课件+练习):第六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山东省曹县博宇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26课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