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生物整理
1 课前知识盐度:用‰表示。海水的盐度为35‰,可以省略千分号,即海洋的盐度为35。海洋中六种主要离子:氯离子、钠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四种次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溴离子、硼酸、锶离子;微量元素:铁、锰、钴、铜。海洋的重要性:货物的运输通道之一;国防的重要领域;物质沉积;影响地球气候……地球上大于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集中居住在离海岸线120千米的范围内。海洋的危害:疾病的爆发地;污损生物影响航速、破坏潜艇……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的区别: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研究海洋有机体与其物理化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海洋生物学marine biology:主要关注海洋生物本身,在细胞、机体和种群水平上,研究生物形态结构、生理以及行为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动物界的33门中,除有爪动物门之外的32门都有动物在海洋中生活。海洋物理特性的生态学意义:溶解性:溶解大量营养物质;透光性:光合作用;流动性:扩大分布范围;浮力:个体小、结构简单而脆弱的生物得以生存;缓冲性能:维持环境稳定性。近岸带(含潮间带、潮下带)水层区海洋透光层(浅水区)海洋中水层(200-1000米)大洋带海洋深水层(1000-4000米)海洋无光层(深水区)海洋深渊水层(4000-6000米)海洋的环境分区海洋超深渊水层(6000-10000米)海岸带浅海底(200米以上)陆架带底层区深层带深海底(200米以下)深渊带超深渊带海洋沉积物:大陆边缘沉积(陆源沉积);远洋沉积(深海沉积):红黏土,钙质软泥,硅质软泥……生物量:某一给定时间,一定水体中总细胞数、总细胞群数以及叶绿体的量。现存量:某一时刻,一定水体总植物生物量。初级生产力:每天每平方米水体碳吸收量。光合作用速率:每小时每个细胞所吸收的碳量。总初级生产量:总碳吸收量。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碳量。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非生物因子:光强、水温、水的密度、光的波长、日照时间、营养的可获得性、垂直混合、湍流及深度……生物因子:光合速率、浮游植物产量、捕食……临界深度和补偿深度:临界深度(植物的光合等于植物的呼吸)有机物总量减少,补偿深度(植物的光合等于所有的呼吸)有机物总量不变。恒温动物产生的意义:标志着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进入了更高的水平;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体内各种酶的活动,使各种酶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新陈代谢的水平;较高的代谢水平和快速运动的能力,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不仅增加了在夜间和寒冷地区的生活能力,还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产热机制:甲状腺作用于产热器官(肺、肾、肌肉),激活ATP酶(通过钠离子、钾离子),使ATP分解而释放能量。后口动物:口肛不合一;原口动物:口肛合一。乌贼是原口动物。2 鸟类鸟类: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脊椎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新陈代谢旺盛,比两栖类和爬行类更能适应环境。种类数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鸟类与爬行类的共同特征: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具有单个枕髁:因此鸟类头部可转动的范围大,人类有两个枕髁,则转动范围小;产大型羊膜卵;尿液中具有尿酸;羽毛与爬行动物的鳞片同源。进步性特征:高而恒定的体温——42.0~44.6℃;良好的产热机制和散热机制;产热机制:甲状腺作用于产热器官(肺、肾、肌肉),激活ATP酶(通过钠离子、钾离子),使ATP分解而释放能量。体温协调: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和内分泌腺的活动来协调体温,同时羽毛和气囊系统也可起保温的作用。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助主动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迁徙:季节性、方向性、长距离、规律性。鸟类迁徙的危险性:风险高、体能、天敌、人类活动、繁殖环境等。(北极燕鸥每年来回40000公里的迁徙)鸟类根据不同的迁徙习性可分为:候鸟:随季节不同、气候冷暖而迁徙;(冬候鸟:大雁、野鸭;夏候鸟:家燕、杜鹃)留鸟:终年栖居某一地,不迁徙(麻雀、喜鹊);旅鸟:迁徙途中暂时停下休息(灰鹤);迷鸟:受气候影响偶尔出现在某地(埃及雁)。2.1 鸟纲的形态特征和身体机能外形: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翅;皮肤:缺乏腺体、仅具两个尾脂腺、皮肤外面具有由表皮衍生的多种角质物,如羽毛、角质喙、爪、鳞片;重点--羽毛:鸟类的典型特征之一,具有保温、飞翔、保护和感觉的作用;分为正羽、纤羽和绒羽;正羽:大型羽毛、保持流线形体形、组成飞行器官;(飞羽:翅膀上,对飞翔起决定作用;尾羽:尾部,相当于舵,起平衡作用。)纤羽:其他羽毛之间、触觉;绒羽:正羽下面、保持体温。(正宗羽绒服应由绒羽构成,目前大多是人造羽或极少量绒羽)结构:正羽的羽小枝上有羽小钩,绒羽无小钩但顶端发出细长的丝状羽枝,纤羽似毛发。分布:羽毛生长于羽区,不生长处为裸区,这样有助于肌肉收缩。换羽有利于完成迁徙、越冬及繁殖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