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目录[隐藏] 疾病名称 疾病概述 疾病分类 疾病描述 症状体征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诊断检查 治疗方案 保健贴士 疾病名称 疾病概述 疾病分类 疾病描述 症状体征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诊断检查 治疗方案 保健贴士 [编辑本段] 疾病名称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编辑本段] 疾病概述   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系指周围的大、中动脉由于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致肢体血供受阻,表现为肢体缺血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闭塞性周围动脉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因。   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指在持续活动后出现下肢肌肉的疼痛、痉挛或无力,短时休息可缓解,表现为典型的“行动-疼痛-休息-缓解”的重复规律,每次能行走的距离亦大致相等。体征:阻塞远端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常呈苍白或斑驳状,趾端凉。患肢发生组织营养障碍;肌肉萎缩、软组织丧失致骨质突出;皮肤变薄、毛脱落、趾甲增厚、萎缩等是慢性持续性缺血的体征。晚期在足趾和骨质突出部位可见缺血性溃疡。   推荐疗法:   1、内科治疗 (1)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强调戒烟。(2)保护肢体免受机械的、温度的和化学性外伤,并保持皮肤清洁。(3)步行锻炼。(4)药物治疗。一般的血管扩张剂均无效,可用能改善血液粘滞度的血管扩张剂-已酮可可碱,同时有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或外科术后、球囊血管成形术后患者,可应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   2、血运重建术有周围动脉闭塞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有休息时疼痛和缺血性溃疡的所有患者均应考虑血运重建术。 [编辑本段]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编辑本段] 疾病描述   动脉粥样硬化是四肢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肢体的大、中动脉病变导致血管狭窄以致闭塞,表现为缺血性症状,多在60岁以后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编辑本段] 症状体征   1、症状   最典型的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这是因肢体运动而诱发的肢体局部疼痛、紧束、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停止运动后,症状即可缓解,重复相同负荷的运动则症状可重复出现,休息后又可缓解。如疼痛出现于臀部、股部提示狭窄病变在主-髂动脉。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股月-腘动脉狭窄所致的腓肠肌性间歇性跛行。病情进一步发展,动脉严重狭窄以致闭塞时,肢体在置息状态下也可出现疼痛等症状,称为静息痛。多见于夜间肢体处于平放状况时,可能与丧失了重力性血液灌注作用有关,若将肢体下垂可使症状减轻,更严重对肢体下垂也不能缓解症状,患者丧失行走能力,并可出现缺血性溃疡。   2、体征   主要体征为狭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部位可闻及杂音。单纯收缩期杂音提示血管狭窄,如出现连续性杂音则表明狭窄的远端舒张压很低,侧支循环形成不良。肢体缺血的体征包括肌肉萎缩,皮肤变薄、苍白、发亮,汗毛脱落,皮温降低、趾甲变厚。当肢体下垂时,可继发性充血而发红。从肢体高位移向下垂位,到出现发红和静脉充盈所需时间与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状态有关。从肢体下垂到肢体转红时间>10秒,表浅静脉充盈时间>15秒,即提示有动脉狭窄。相反,如将肢体上抬成60°角,在≤60秒时间内即出现明显的肢体苍白,也提示有动脉狭窄。严重缺血时因患者经常被迫使肢体处于下垂而可出现水肿。缺血性神经炎可导致肢体麻木和腱反射减弱,晚期在骨凸出易磨损部位可见缺血性溃疡。 [编辑本段] 疾病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迄今仍不清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等一样,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吸烟为本病的易患因素。 [编辑本段] 病理生理   从上、下肢的情况来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上肢。病变分布的节段,从临床上已出现下肢缺血性症状的患者来看,狭窄病变位于主-髂动脉者占30%;病变侵犯股-腘动脉者为80%-90%;更远端的胫、腓动脉受侵犯者为40%-50%。   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对买内膜粥样斑块形成,逐渐发展使血管管腔狭窄以致闭塞;也可因斑块内出血,或表面血栓形成而使血流突然中断。血管壁的病变加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形成局部瘤样扩张。肢体的缺血程度取决于病变侵犯的部位,形成狭窄的进程快慢,是否已有侧肢循环形成等因素。由于由血流供血供氧之间是一对动态的矛盾,当肢体处于休息状态时,减少的学流尚能应付低耗氧需要;当肢体运动和承受负荷时,耗氧量增加,即出现氧的供求矛盾,诱发缺血症状。 [编辑本段] 诊断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节段性血压测量   在下肢不同节段放置血压计压脉带,采用Doppler装置检查压力。正常情况下,各节段血压不应有压力阶差,且上下肢压力基本相等,踝部血压略高于肱动脉压。如果下肢动脉有明显狭窄,可使上下肢压力基本相等,踝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比值可小于1,如果此比值小于0.5,则表明有严重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