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习倦怠成因及对策.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学习倦怠成因及对策

一个学生曾自述到:想起去学校就很烦,提到学习我就恶心,脖子上就像有一个绳套,我想过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主讲内容 一、学习倦怠问题调查 二、学习倦怠及其成因分析 三、学习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学习倦怠问题调查 (一)几组数据 (二)学习倦怠现象举例 (一)几组数据 在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院)长工作联席会议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公布了一项调查:61%小学生喜欢学习,而到了初中和高中这一数字分别为18.8%和9.8%;很不喜欢学习的小学生为1.8%,而到了初中和高中却攀升到6%和8.3%。 上海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初中生厌学达70%,而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比例更要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联合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占8.4%,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 (一)几组数据 据了解, 2007年3月以来,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热线接到的电话中,90%以上是关于厌学的。 据《山西教育》2006年第六期刊登的一份调查报告(就学习压力问题向哈尔滨市某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对10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有60%的孩子有厌学的情绪表现,其中三、四年级学生最容易厌学,这些孩子的年龄大多在8-11岁。 (一)几组数据 《法制报》2003年7月1日报道:在全国总犯罪人数中,青少年占82%,其中有56.7%的人在学校期间经常逃学、旷课。 厌学在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而且随城市大小、贫富、沿海内陆差异呈现非均匀分布,有明显趋富倾向,即生活水平越高,不愿读书愈烈。 (二)学习倦怠现象举例 在厌学的学生中流传着社会上最苦的两种人是学生和劳改犯的口头禅。 在一次期中考试期间,有一个学生想拿着炸药包进考场,监考老师制止他,问他知不知道这是犯法,他说知道。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轰隆一声,一切痛苦都不存在了。 有的学生期盼:上海怎么不地震,地震震死了,就省得学习、学习、学习。 去年温州一中学校长在家访时被一“问题”学生家长杀害了,该校的个别学生甚至要放鞭炮庆祝。 (二)学习倦怠现象举例 在一些学校的网站上看到,往往越是教学认真、要求严格的教师被跟帖挨骂越甚。有的甚至不但不学习还要公然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至于不完成作业、不完成实验报告或全班作业一个版本复制,考试抄袭等是极其平常的“小事”。 以上事实说明:一股新的读书无用、厌学拒学之风越刮越烈,其严重程度和普遍程度令人痛心疾首。 问题出在那里? 由哪些原因促成? 其危害有哪些?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扭转局面? 应该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二、学习倦怠及其成因分析 (一)学习倦怠概念分析 (二)学习倦怠的表现 (三)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倦怠概念分析 何为学习倦怠? 我国早期的学者用“厌学”、“学习疲劳”等词语来描述学习倦怠的现象。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指出: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并对其产生作用,便在学生的行动中表现出来。 (一)学习倦怠概念分析 国外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引用职业倦怠的概念。其中, Pines和Meier对学习倦怠的定义是: 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 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 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 以及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国内学者杨丽娴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 就会感到厌烦, 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 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这种状态。 (一)学习倦怠概念分析 我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不能顺利地面对学习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学生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降低。 (二)学习倦怠的表现 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多种多样: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 (二)学习倦怠的表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兴趣和态度方面。表现在对知识理解不透,感到知识抽象,枯燥乏味,压抑了求知的欲望。 情绪和情感方面。表现在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而慌乱、不安;或因弄不清太多的问题而厌烦、紧张;更因老师、家长的批评、埋怨,责骂而自卑,恐惧等。 (二)学习倦怠的表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信心和意志方面。表现在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或一时考分低下,或受到冷遇及歧视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 动机和责任感方面。表现在钻研精神差,竞争意识不浓,被动地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应付父母及老师。 (二)学习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