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夏对河西地区的经营doc
西夏对河西地区的经营
薛档档
(陇东学院 08历史(1)班,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河西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既是东西交通的咽喉和关陇的屏障,又有农耕和放牧的自然环境。西夏占领河西地区以后,对其进行了开发,使它成为西夏政权军需民用物资的供给后方,也是西夏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关键词:西夏;河西地区;经营
安史之乱后内迁到西北地区的党项族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日益壮大。党项政权于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就曾一度占领凉州(今甘肃武威),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攻取甘州(今甘肃张掖),1032年再度攻占凉州,1036年又连克肃(今甘肃酒泉)、瓜(今甘肃安西)、沙(今甘肃敦煌)三州,自此始至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取河西时为止,西夏对河西地区统治近200年,在这期间,西夏政权对河西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开拓、经营。
一、西夏经营河西的政治举措
(一)羁縻怀柔,民族平等
河西地区西连西域,民族成分复杂,民族间的矛盾斗争也较多,处理好民族关系是保证该地区稳定的前提条件。西夏政权是一个民族政权,在其境内实行了比较宽松的羁縻政策。即在服从党项统治的大前提下,允许保留各民族自治,拥有部分权利。河西地区“旧皆有(回鹘)族帐,后悉羁縻于西夏”[1],如西夏统治者允许河西回鹘“各立君长,分领族帐。”保留其自治权和单独向辽、宋入贡和贸易的权利。
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卷10“司序行文门”规定:任职人番、汉、西番、回鹘等共职时,位高低名事不同者,当依各自所定高低而生。此外,名事同,位相当者,不论官高低,当以番人为大……番人共职者列坐次及为手记时,当由高官大人为之官相等而有文武官者,当以文官为大,有文武官同,则当视人况、年龄,若违律时罚马一,又番、汉、降汉、西番、回鹘共职者,官高低依番汉共职法实行。这一条反映出西夏政权的民族政策还是较为平等的。在西夏,异族官员的地位首先取决于他们的职位,而不是种族、法令规定党项、汉、吐蕃、回鹘官员们一起共事时,必须依据本人地位的高低按顺序就座。党项族大量吸收汉、吐蕃、回鹘等各族文化,各民族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二)设置机构
西夏占领河西以后,立即定兵制,立军名,升州郡,益边防,又以肃州为蕃和郡,甘州为镇,夷郡置宣化府。据额济纳旗黑城所出《天盛律令》第10章《司次行文门》“凉州”一名已被西凉府所取代:《元史·地理志》《西夏纪》卷一亦云,凉州曾被西夏改为西凉府。又于《元史·地理志》载,西夏亦曾改甘州为镇夷郡(州),又立宣化府为其民族宣抚机构,主要职责是处理回鹘、吐蕃事务,以强化对当地各民族的统治。西夏政权还有县的建置,《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取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2]。《元史·太祖本纪》亦此说,西夏西凉府辖有这两县。在元昊统治期间,他模仿宋朝的官制,设立了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等劝农机构,对河西地区农业的发展与经济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元昊即位后,就设立了文思院,这是官府手工业作坊之一,负责供御仪物服饰的制造,后又设立了工技院、刻字司、金工司、铁工院等,这些都是管理生产技艺的机构。公元1039年,元昊 再度改革官制,调整机构,但农田司、受纳司、群牧司这三种执掌农、牧业生产的机构都没有因为政权的嬗变而取消,自始至终存在。
西夏的军队布防分全域为左右两厢,设12监军司,由《宋史·夏国传》《西夏书事》等史料知,河西属其右厢,置有甘州甘肃(驻甘州),瓜州西平(驻瓜州),黑水镇燕(驻兀刺海域,今山丹北),黑出威福(驻居延古城)4个监军司。监军司兵为西夏军队的主力,其部数约50余万,而甘州监军司3万人[3],由此可推出河西5所监军司应当共有兵员10余万人。“河西诸军司的职责在于‘以备西蕃、回纥’,其目的是保证西夏后方的安定和绿洲开发的顺利进行[4],并且军司10余万兵员本身也是西夏开发河西地区的生力军之一。”
二、西夏对河西地区的经济开发
西夏统治河西的200多年中,河西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兴修水利,提倡开垦荒地,为西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农业的开发
农业为西夏政权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基础,党项羌内徙之前是一个“不知稼蔷”[5]的游牧民族,内迁之后由于受到中原先进农耕文化的熏陶,在掌握了一定农业生产技能和知识之后,开始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方式转化。农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自唐中期以后,河西区内原有人口大量逃亡,增加劳动力成为西夏政权发展河西地区经济的当务之急。“河西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移来的和原有的汉族农业人口;二是迁入的党项部族和当地原有的少数民族部落:三是防戍兵士。”[6]西夏政权建立后,曾分布在凉州北部沙岭的党项部落也随之迁入凉州地区。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