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心理学
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一)识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不仅人有,动物也有。但人的心理比动物的心理更加复杂。
2.心理学的产生、独立和发展
(1)自古流传的哲学
第一位: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第二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法国 笛卡尔 提倡先天观念说 认为人生而具备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
第三位:英国 洛克 强调人类一切知识均来自后天经验,反对理性主义者所提倡的先天观念说
(2)兴起于19世纪的生物学
英国 达尔文 1859 《物种起源》 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兴起于19世纪的生理学
柏林大学教授 缪勒 首倡神经特殊能量假说 主张大脑的功能是公区专司
缪勒的弟子-----赫尔姆霍兹 提出色觉理论、听觉理论 迄今为止仍为心理学上解释色觉与听觉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德国 莱比锡大学教授 费尔希 首次使用实验方法 以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凭感觉判断物体大小,轻重,远近的历程,探讨争讨未决的心身关系问题)
心理学的独立: 德国 冯特 1879年 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脱离哲学怀抱,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的标志
心理学的发展: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奠基人:冯特 代表人:铁钦钠 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
(二)机能注意心理学 创始人:詹姆士(美) 代表人:杜威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美) 1913年 《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韦特海默 柯勒 考夫卡
(五)精神分析学习派 奥地利 沸洛伊德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认知心理学 早期 瑞士 皮亚杰人物 揭示了儿童发展规律(重视智力问题,注意分析智力发展的结构)
奈塞尔 出版 《认知心理学》 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二)理解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
2.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特殊领域,在心理学中,它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以及研究心理现象最一般的方法。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概括了各分只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为各分支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它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整个人类的意识的发生和发展,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规律。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心理学有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心理学有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
(3)心理学有利于教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心理学有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应用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1)为教师提供多种策略来了解学生困难的原因(2)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3)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犯法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二、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一)识记 1、感觉的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后效;
a.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c.感受性: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d.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e.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f.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g.感觉后效: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知觉的概念、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现象、诱导运动、错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空间知觉: 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安全生产基础档案管理制度、2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制度、3手残事故应急处置制度、4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制度.docx VIP
- 第十章 施工放样测量.pptx VIP
- 2025年邯郸市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旧房加固与改造施工方案探讨.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培训课件.pptx VIP
- YB∕T 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docx VIP
- 施工测量放样(复核)记录表.xlsx VIP
- 施工放样记录表.xls VIP
- YB∕T 4858-2020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pdf
- 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带计算程序).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