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维块体搜索及石根华接触理论的程序实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第13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
文章编号:
三维块体搜索及石根华接触理论的程序实现
1 2 1 1
林兴超,李旭,汪小刚,王玉杰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8; 2.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8)
摘要:岩体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典型的非连续介质介质,在进行非联系分析时首先要解决“接触问题”。
石根华于2015年提出了“接触理论”,通过定义进入块体,将复杂的块体A与块体B接触问题(三维对三维)简化
为进入块体E(AB)与参考点的相关性判断问题(三维对零维),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多个接触边界与参考点的相关
性判断(二维对零维)。本论文主要介绍石根华接触理论及其程序实现,并根据接触理论特点在原有二维块体搜
索基础上实现有限覆盖体系的计算和三维块体搜索(处理接进入边界求解中凹体问题)。
关键词:接触理论;三维块体搜索;进入块体;有限覆盖系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现有的数值计算方法,按分析对象不同可以分为连续介质 (如有限元DEM、边界元等BEM)、非连
续介质 (如离散元DEM、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数值流形法NMM)。
岩体作为长期地质构造运动的产物,包含大量不连续结构面如:断层、节理、层理、裂隙等,这
些结构面相互交切形成了特定的岩体结构,岩体是典型的非连续介质,通常需要采用非连续介质方法
进行分析。
非连续介质方法首先需要解决接触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我们也许通过直观和数学,能够求解
两个实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但是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方法 —— 一个脱离直观,严密而正
确的方法。为解决这个问题,石根华于2015年提出了 “接触理论”。
石根华接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接触问题简单化:通过定义进入块体,将复杂的块体A与块
体B接触问题(三维对三维)简化为进入块体E(AB)与参考点a 的相关性判断问题(三维对零维),并
0
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多个接触边界与参考点的相关性判断(二维对零维);简化的问题理论化:通过严
格的数学证明,给出了所有情况下接触边界相似的计算公式,形成新的接触理论;理论化的问题实用
化:通过新的接触理论可以使得接触搜索、最先进入的定义和判断、最短退出路径的判断和求解等问
题得到极大简化。
“接触理论”的本质是进入块体E(AB)的求解,当相互接触的块体存为凹体时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
三维块体切割,本论文主要介绍石根华接触理论和三维块体切割的程序实现。
收稿日期: 论文已投稿,为避免一稿多投,不在本次会议发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01350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研究院优秀青年基金(岩基本科研1512)
作者简介:林兴超(1984-),男,浙江,博士,工程师,岩体力学实验及数值计算方面工作。E_mail: linxc@
101
2 石根华接触理论简介
2.1 的定义 通过进入块体E(AB)将两个块之间
的接触关系转化为一个块体和和一个点之间的
接触关系。 这里给出进入块体E (A ,B )的物
理意义。
如 为一个点或一个矢量,定义:
(1)
式中 号两个点间的定义为
(2)
式中:, 为三维点或者矢量,如图1所示。
实际上, 为块体 沿着矢量 的平行移动。在 图 1 点的平行移动
块体中选择任意参考点 ,进入块体 为所有满足条件
的 的点的集合。
(3)
(4)
由于参考点 与块体一起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