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之三.docVIP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之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之三

21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 隐的高洁志趣。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准节奏。②同桌互读纠正。 2、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小组互动) 3. 作者及作品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自学检测】 1、字音或词义 缥碧( ) 急湍( ) 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横柯( ) 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 一百许里: 天下独绝: 急湍甚箭: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在昼犹昏: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课堂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2、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写听觉感受的: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讨论探究】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品味感悟 1.(品味语言)?你认为作者什么地方写得最好?简要说明你自己的理由。    设计情境(一学生扮演朱元思,一学生扮演吴均。) 情境:朱元思接到吴均的信后,来到此地,吴均作为导游,两人一同乘船,边走,边看,边介绍。(注意:学生表演时,重在表现人物在船上的神态、动作等) 【课后巩固】 1、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①.欲穷其林。( )    蝉则千转不穷。( )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猿则百叫无绝(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 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 __ ②望峰息心: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