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第五章5.5-5.7
螺栓球结点 框架节点构造 由于柱的纵向钢筋是贯穿中间层节点的,而且柱纵向钢筋的搭接区段也位于节点区以外,因此,中间层节点构造的主要问题是梁中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梁的上部纵向钢筋通常在中间节点内是贯穿的;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需要其发挥抗拉强度时(如在风荷载作用下),不应小于la。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边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并要伸过节点中心线;当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水平锚固长度不够时,应沿节点外侧向下弯折,但弯折前的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0.45la,弯折后的垂直段长度不应小于l0d,也不宜大于22d。在风荷载作用下,当下部纵向钢筋需要在柱边截面发挥其抗拉强度时,同样其伸入边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如水平段锚固长度不够时,其锚固要求与上部纵向钢筋相同,为了便于绑扎钢筋,下部纵向钢筋可向上弯折,如上图(b)所示。 顶层边节点的配筋构造 顶层边节点的配筋构造 顶层边节点与中间层边节点受力状态不同,由于不存在上层柱轴向压力的有利影响,因此要求梁中纵向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长度要大于中间层节点的la。此外,梁与柱的钢筋在节点处必须采用搭接的传力方式,因此,其总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第四章所述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l1=1.2la。一般非抗震设计框架的梁、柱配筋率不高,钢筋直径也不是很大,为了便于施工时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顶层边节点可采用节点内搭接或梁内搭接两种构造方案: (1)节点内搭接 如上图(a)所示,节点内搭接方案的构造做法是将全部柱外侧负弯矩钢筋沿节点外缘水平弯至柱内侧以后,再垂直下弯至少8d(d为柱钢筋直径)处截断;梁的上部纵向钢筋沿节点外缘下弯至梁底标高,再水平弯入节点8d后截断(此处,d为梁纵筋的直径)。梁纵筋与柱纵筋搭接段的长度不应小于l1。 (2)梁内搭接 如上图(b)所示,梁内搭接方案的构造做法是将梁的上部纵向钢筋沿节点外缘下弯至梁底标高,柱中位于梁宽范围内的外侧负弯矩钢筋伸至柱顶后沿水平方向伸入梁内一段长度后截断。柱钢筋在梁内截断点到梁底标高的总长不应小于l1,同时截断点距柱内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25hb(hb为梁高),且不小于25d(d为柱钢筋直径)。 为了避免节点混凝土发生斜压破坏,或钢筋弯折处的局部压碎,钢筋的弯折弧度不能太小,弯折半径r与梁有效高度h0的比值不宜小于0.1,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或梁的配筋率较高时,r/h0宜增大为0.3。非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虽不需验算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但仍有必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箍筋,以控制裂缝的开展,加强节点的刚性。通常节点区可只配置柱的箍筋,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大于l00mm。节点内角处配置附加的斜向钢筋,可控制节点内角处的裂缝,并改善节点的受力性能,如上图(b)所示。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顶层边节点和中间节点的锚固要求,可参照中间层边节点和中间节点的构造做法。 截面设计:墙截面常为矩形、T形、L形、Ⅰ形。 先张法构件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工序少,工艺简单,质量容易保证,但它只适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如楼板,屋面板。 后张法施工程序和工艺复杂,需专用张拉设备,和特制锚具,用钢量大;但由于它不需要固定的张拉台座,可现场施工,应用灵活。适用于不便于运输的大型构件。 目前最常见的预应力结构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属后张法一种。钢筋表面涂膜防腐蚀油脂,与混凝土一同浇筑。避免预留孔洞 ,穿筋,灌浆繁杂过程。适用于跨度大于6 m的楼板及大跨度梁。 无粘结预应力束 * * * * 5.5 梁柱节点 一、框架节点构造设计 二、节点的钢筋构造 钢结构接头 图1-5 名古屋穹顶的圆柱形带肋节点 图1-12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张弦桁架端部鼓形铸钢节点 1.中间层梁柱节点的配筋构造 5.6 墙 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墙承受弯矩、剪力和轴力。 大部分情况下墙是偏心受压构件,应进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 在集中荷载作用处还应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 当轴向力为拉力时,墙属于偏心受拉构件,比较少见。 横墙 纵墙 窗间墙 窗下墙 §5.7.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材料 §5.7.2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的构造 §5.7.3 预应力损失 §5.7.4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设计 5.7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 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的发展 初期阶段 1886年前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工程师 P.H.Jackson 申请了在混凝土拱内张紧钢拉杆作楼板的专利 1988年,德国的C.E.W.Doehring 在混凝土楼板受荷前时拉力的钢筋来加强混凝土的专利 1908年,美国的C.R.Steiner 提出了二次张拉的建议 1925年 内布拉斯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