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话说传统计划经济 二、计划经济年代的计划票证 由计划向市场体制的改革给中国带来深刻的变化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1)在国民经济实力弱小的情况下,集中力量进行了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迅速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 2)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56年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6年7月15日,随着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驶下装配线,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宣告结束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 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平均主义分配严重; 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窒息了企业的活力,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 毛泽东对于符合国情的经济体制的探索 陈云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以此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原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不是完全清醒的。”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这一提法为党的十二大所肯定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同时强调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 商品经济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自然经济 人对人的依赖 商品经济 人对物的依赖 产品经济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邓小平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给予高度评价: “说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参与入世谈判的中方代表团成员刘光溪感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87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可以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 ——马克思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