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2课《梁思成的故事》教学设计
《梁思成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梁思成的故事》以高超的写作手法、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梁思成事迹的诗意抒情与智慧评价,文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结合。在人类的建筑艺术的结晶面前,梁思成表现出的高于个人、民族情感的高度历史责任感让人钦佩。
文章饱含感情又有智性深度,高度赞扬了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特别是在叙述中不时穿插抒情性的描写,赞赏拥有“建筑的灵魂”、富有胆识、执著保护文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在保护文化遗产上仍存有的遗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梁思成属于这个世纪”的具体含义。
2.体会本文情智交融的写作方法。
3.理解本文智性而有深度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理解梁思成作为建筑学家深邃的精神境界。
2.体味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1.品味本文诗意、凝练而生动的语言。
2.理解本文语言在有智性思考基础上的激性抒发
【教学建议】
梁思成的故事(第1课时)
1.预习字词。自读课文,标出自己认为难读难懂的字词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有感情朗读课文一些段落。熟悉内容。其中重要段落,应反复读几遍,并用记号标出。
2.激情导入。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感慨地说:“近年来,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受到的摧残。主要城市已拆改逾半,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可仅余大略。如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梁思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现实中的梁思成是如何在主动保护古建筑的。
3.整体感知。通过学生自读,理清课文思路。学生概述课文介绍了哪些关于梁思成的事件。
明确:a.勘测山西应县辽代木塔;b.说服美军,使日本古都奈良免遭轰炸和破坏;c.保护北京城里故宫等名胜古迹。
让学生再一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一段(1-2)总领全文。第二段(8-12)勘测山西辽代古塔。第三段(13-21)劝说美军,保护日本古都奈良。第四段(22-25)深化主题。
4.内容分析。请学生分析一、二部分的内容及作用,尝试归纳梁思成作为建筑学家的精神境界。
教师引导,明确:富有胆识,拥有“建筑的灵魂”,执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当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在梁思成心目中,“建筑”不是“房子”,而是建造它的人的灵魂和生命,表现出了梁思成高于个人、民族情感的历史责任感。可从如下句子入手引导学生概括:
a.“木塔建成之后,能够把它当作文化遗产看待,能够以全新的眼光打量它,梁思成肯定是历史第一人。”以往人们也参观过这座木塔,但是并没有太关注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没有看出其建筑史、文化史上的价值。梁思成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把这些建筑看成是有生命的;他把自己的生命和古迹结合为一个整体。
b.文章特别强调了他努力保护日本名城奈良所做的这件事情的不平凡之处:一是国耻,日本侵略者为祖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二是家恨,妻子的弟弟牺牲于对日空战中。古建筑是“民族的象征”,但是,又不仅仅是属于某一民族的,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是不可再生的。正是因为这样,“理性战胜了仇恨”,国耻、家仇,就不能不退居其次了。
c.听说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无奈地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他把自己也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其超越于功利、时代的局限,用大历史文化的眼光开看待文物,这正是梁思成的崇高之处。这也正是梁思成的生命,梁思成的精神。
5.课外拓展。请学生小组讨论、思考,怎样看待本文中的联想、想象、虚构?
教师引导,明确:是符合历史事实、生活真实和主人公思想逻辑的合理联想、想象。
首先,文章对此已有交代,即第20段里紧接“也许是一种文学虚构”之后两句话,而且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虚构,是符合梁思成思想逻辑的合理想象。
其次,文中具体联想、想象的那些细节,如打着手电爬行在灰尘掩埋的柱梁之间,塔顶上风呼呼刮着,会被刮飞的感觉等,历历在目,如临其境,具有生活的真实感。
再次,主人公的言行虚构成分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以及文章着重讲的现代建筑思想的灵魂,所写出的梁思成执著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胆识,符合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觉得主人公会讲那些话,会顾不上危险第一个往塔尖上攀援。
2.梁思成的故事(第2课时)
1.丰富课文内容。教师可请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请几位同学简要介绍梁思成,教师补充介绍梁思成生平。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省新会人,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归国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3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案1.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3单元欣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教案2.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3单元欣赏《赛乃姆》教案3.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3单元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2.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4单元欣赏《拉库卡拉查》教案1.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4单元欣赏《拉库卡拉查》教案2.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教案3.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教案1.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教案2.doc
- 2017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5单元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1.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