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清

第三章 清代 第一节????? 后金的兴起与清入关前的社会制度 第二节????? 清军入关与南明政权的抵抗 第三节??????清前期的政治体制 第四节????? 清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清前期的学术与文化成就 第六节 康乾盛世:18世纪的繁荣与危机 第一节?? 后金的兴起与清入关前的社会制度 一、 16-17世纪东北女真部落的社会生活 二、 后金政权的建立 三、 明末大起义与清朝的建立 一、16-17世纪东北女真部落的社会生活 二、后金的兴起与清入关前的社会制度 3、皇太极称帝 三、 明末大起义与清朝的建立 第二节?????清军入关与南明政权的抵抗 一、清军入关 二、南明政权的抵抗 三、南北方的抗清斗争 一、清军入关 二、南明政权的抵抗 三、南北方的抗清斗争 第三节??????清前期的政治体制 一、政治体制的新变化 二、边疆少数民族政策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政治体制的新变化 (一)中央政治体制 (二)地方政治体制 (三)清代军制 (四)法律制度 (五)清初文字狱 (一)中央政治体制 1、议政王大臣会议 2、政治中枢的更迭 3、满汉分员 4、增设的机构:理藩院与内务府 1、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清初最高的权力机构,是根据宗室王、贝勒等共议国政的制度而建立。其制源于努尔哈赤晚期特设的五大臣议政佐理国事制度,但由于当时努尔哈赤拥有绝对权威,故五大臣对国政只是“协理”而已。天命七年(1622年)后,由五大臣议政佐理国事转为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但仍是努尔哈赤强权的补充,共议权力十分有限。 议政王大臣会议真正地行使最高权力是在皇太极时期。康熙朝以后,带有决策色彩的南书房、军机处等机构先后建立,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更日趋衰落,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廷正式废除了这一机构。 2、政治中枢的更迭 3、满汉分员 4、增设的机构 (1)理藩院 (2)内务府 理藩院 (二)地方政治体制 1、督抚制:地方最高政务机构 2、府州县制:地方基层政务机构 (三)清代军制 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八旗军分为守卫京师的“禁卫兵”和驻防各地的“驻防兵”。“禁卫兵”担负宫廷禁卫和京师卫戍重任。“驻防兵”则根据驻防地的轻重,从省会以下,至各城镇要地,确定驻兵人数之多寡。 (四)法律制度 1647年(顺治四年),《大清律》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了《明律》的内容。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于雍正五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乾隆年间,先定三年修例一次,后改为五年一修,因而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乾隆四十四年明确规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有例即照例行,如无例可循,方可照律行事。 (五)清初文字狱 在康、雍、乾三朝,尤其是雍、乾时期,曾连续大兴文字狱。对一切文字著述,只要清朝统治者认为触犯了君权,或者有碍于自己的统治,便被目为“狂吠”、“矣谒”、“悖逆”,必兴起大狱,置之重典,往往一案株连数百人。如1663年(康熙二年)发生庄氏明史案。浙江湖州富商庄廷龙请人增编《明书》,如实地写了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一段历史,如建州卫与明朝的关系等,被认为是有意反清,庄氏全族和为此书写序、校对以及买书、卖书、刻字、印刷的人等共七十余人被斩杀,还有几百人充军边疆。庄廷龙已死,也被剖棺戮尸。 二、边疆少数民族政策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平“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二)剿平准部叛乱 (三)抵抗沙俄 (四)土尔扈特蒙古回归 (五)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一)平“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1、平定“三藩之乱” 2、统一台湾 1、平定“三藩之乱” 2、统一台湾 (二)剿平准部叛乱 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从17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强盛起来。沙皇于1666年(康熙五年)特派“使团”到准噶尔部向首领僧格等人威胁利诱,要其归顺俄国,但遭到拒绝和痛斥。僧格死后,准噶尔部的领主噶尔丹自立为汗,势力日益强大。噶尔丹为实现其割据一方的野心,遂与沙俄侵略者勾结起来。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春,噶尔丹和沙俄相互勾结,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突然进攻。 喀尔喀各部向清朝中央求救。清政府即发归化城、张家口、独石口的存粮和很多牲畜茶布进行援救,并拨给科尔沁牧地为各部牧放之所。同时责令噶尔丹退兵,归还喀尔喀牧地。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率二万多骑兵,公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603701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