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特征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1、感知觉的概念 2、触觉、味觉和嗅觉 3、视觉 4、听觉 5、多通道知觉 6、空间知觉 7、知觉的恒常性 二、感觉的作用 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味觉和嗅觉 (一)味觉:婴儿生来就有:酸、甜、苦、辣、咸 (二)嗅觉:能辨别不同气味 ★感觉随着脑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获得发展,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嗅觉能力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2)视敏度 视敏度(视力):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敏度不断提高但速度不均衡。 (4)听觉 4、听觉敏度:p:43 5、听觉定位:U型发展 6、听觉偏好:喜欢母亲的声音 7、听觉的辨别:天生具有精细辨别能力 5、多通道知觉 (1)视觉-听觉联合 斯佩尔克:婴儿对口型与播出声音的实验 (2)视觉-触觉联合 梅尔策夫、博顿:婴儿奶嘴实验 (3)视觉-动觉联合 模仿成人行为 P48 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的恒常性:婴儿已经具备大小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 1、记忆的概述 2、婴儿的记忆 3、幼儿的记忆 4、儿童记忆的策略 ★儿童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复述策略 组织策略 提取策略 第三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1、思维的概述 2、学前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学前儿童思维形式和思维过程发展的特点 例: 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 2.直觉行动思维的产生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的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 3.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⑴直观性和行动性 ⑵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⑶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⑷思维的狭隘性 (二)具体形象思维 1.定义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例: 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 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 2.具体形象思维的产生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 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⑴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⑵具体形象性 ⑶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三)抽象逻辑思维(大班) 1、定义:用抽象的概念“词”来进行的思维。 2、产生 5-6岁时,孩子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例: 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 如,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 如,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 5张桌子或5把椅子。 下面这些都是什么人,见面后我们用什么称呼比较合适? 3.抽象思维的特点 (1)开始去自我中心 (2)开始出现守恒的概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依靠感知和动作(口尝、手抓)等去认识周围世界的,经由感觉与动作,婴儿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特别是母亲)、自己与物体是分别存在的。这一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