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史地]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朱熹的理学观点 1、?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2、“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3、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理。 ——《大学章句》 巩固练习 1、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A、孔子、孟子、荀子??????????? B、程颢、程颐、朱熹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世界万物的本原??????????????? ?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三)陆王心学 1. 陆九渊的主要观点 (1)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心”,“心”就是“理”; (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3)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陆九渊 号象山先生 2.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 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 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 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 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 人。 三、陆王心学 2. 王阳明的主要观点 心学的集大成者 (1)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名守仁,号阳明先生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小故事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致良知” 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请思考: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实质 影响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异 认识“理” 实现“理” 哲学 范畴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 理是内在的“心”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第三幕:寻理学之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一)积极意义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气节、道德,重义轻利,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自我约束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翻开历史一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