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色谱法基本理论
色谱法基本理论 4-1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 4-2 色谱基本理论 4-3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 4-4 色谱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4-1 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 色谱流出曲线 保留值 区域宽度 从色谱流出曲线上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根据色谱峰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小个数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色谱峰高或者峰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色谱峰保留值和区域宽度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率 可以通过两个色谱峰的距离评价固定相(流动相)的选择是否合适 4-2 色谱基本理论 完全分离的条件: 两组份峰间距足够远 由各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即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决定。 每个组份峰宽足够小 由组份在色谱柱中的传质和扩散决定,即色谱过程动力学性质决定。 因此研究、解释色谱分离行为应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进行。 色谱过程热力学 色谱分离的热力学本质 样品中各组份在两相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作用表现形式: 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等 作用体现形式 分配系数、分配比 描述样品与两相作用的参数(1) 分配系数( Distribution constant,K): 描述组份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过程或吸附-脱附过程的参数。 描述样品与两相作用的参数(2) 分配比(Retention factor or capacity factor/k) K 与 k 的关系 色谱过程动力学 在满足热力学分离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如何从动力学角度优化分离条件,从而实现分离? 塔板理论 速率理论 塔板理论(Plate theory)(1) k=1.0的样品经数次平衡后的结果 k=0.33and3.00的二组经多次分配后的结果 塔板数n 有关塔板数的说明 说明柱效时,必须注明该柱效是针对何种物质、固定液种类及其含量、流动相种类及流速、操作条件等; 应定期对柱效进行评价,以防柱效下降、延长柱寿命 塔板理论(Plate theory)(2) 贡献 用热力学的观点阐明了溶质在色谱柱中的分配平衡和分离过程 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及浓度极大值的位置 提出了计算和评价柱效的参数 不足 不能解释造成谱带扩张的原因和影响板高的各种因素 不能说明同一溶质为什么在不同的流速下,可以测得不同的理论塔板数 速率理论 吸收了塔板理论中的板高H概念,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过程从动力学角度很好地解释了影响板高(柱效)的各种因素!(以GC为例讲述) 涡流扩散项A(多途路径项) 分子扩散项B/U(纵向扩散项) 传质阻力项CU 物质系统由于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物质迁移过程,称为传质。影响这个过程进行速度的阻力称为传质阻力。因传质阻力的存在,使分配不能“瞬间”达至平衡,因此产生峰形展宽。 气液色谱传质阻力项 小粒度填充物+小分子量载气 降低固定液含量(但是k也减小);采用比表面积大的载体(吸附,导致峰脱尾);提高柱温(增大Dl,但是减小k) 液液色谱传质阻力项 流动相线速对板高的影响 固定相粒度大小对板高的影响 4-3 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1) 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都难以描述难分离物质对的实际分离程度:即柱效为多大时,相邻两组份能够被完全分离? 分离度(1)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保留值之差—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 区域宽度—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 分离度表达式: 分离度(2) 4-3 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2) R的定义并未反映影响分离度的各种因素,既未与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柱效n、选择因子?和保留因子k联系起来. 色谱分离方程 分离度与柱效的关系 增加柱长,可提高分离度,但延长了分析时间,因此降低板高,提高柱效,才是提高分离度的好方法。 分离度与选择因子的关系 当?=1时,R=0,无法分离两组分;增大?,是改善分离度的有效手段 GC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降低柱温来增大? LC通过改变固定/流动相的性质和组成,可有效增大? 对一个复杂混合物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主要是提高最难分离物质对的?值 分离度与容量因子k的关系 分离度与分析时间的关系 可见,分析时间与R,?,k、H/u等参数有关,R增加1倍,分析时间则是原来的4倍。实际工作中,即要能获得有效的分离,又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分析。 4-4 色谱法定性及定量 定性 用已知纯物质对照定性 相对保留值r2,1 根据经验公式定性 保留指数(Kovats)定性 与其它方法结合 定量 归一化法 外标法 内标法 用已知纯物质对照定性 根据经验公式定性 碳数规律:在一定温度下,同系物的调整保留时间tr?的对数与分子中碳数n成正比: 知道两种或以上同系物的调整保留值便可求出常数A和C。未知物的碳数则可从色谱图查出tr?后,以上式求出。 沸点规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前列腺科普试题及答案.docx
- 立式叶片排渣过滤机-中国化工设备网.doc
- 20250508 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06: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pptx VIP
- 【7上英YL】芜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pdf VIP
- 屋面瓦及檩条拆除安全方案.doc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Easy Altivar ATV610 变频器编程手册(中文).pdf VIP
- NB∕T34024-2024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要求及分级.docx VIP
- STM32F1开发标准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 新语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与评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