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诗歌鉴赏只适用于单考单招班 求知如悟道 修身看水流 望各位同仁予以指教 钱剑涛 2012年普高试卷诗歌鉴赏题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 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2011年高职试卷诗歌鉴赏题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边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誓死破敌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B.前两句诗,既描绘出了边塞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 C.“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塞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D.末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写出了戍边将士嗟叹归家无日,给人低沉悲伤之感。 普高与单考之别 题量不同 题型不同 分值不同 方式不同 普高与单考之别 普高班又读又写 单考班只读不写 普高班写完要改 单考班读完找茬 普高班要求解题时全面专业 单考班要求读题时仔细认真 过去解读诗歌的方法 看题目 看作者 看内容 看意象 看注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看题目” 问题二 四块玉 求甚么,图甚么? 锦袍不若布衣卧, 千金难买穷快活. 枕半弯西湖月, 听一夕渔樵歌, 休笑我! 11.对这首诗的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辋(wǎng)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A.一、二句写山中秋景。“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暗示了傍晚的到来。 B.三、四句中的“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C.第七句中“复”是“更”的意思,“值”是“正碰上……的时候”,这一句表示作者既赏佳景,更遇良朋的喜悦心情。 D.“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的狂士,“五柳”指陶渊明,这里作者均用来自比。 “看作者”也靠不住 没有作者 陌生作者 善变作者 没有作者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1、对下面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视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一、二句写出了洞庭湖八月水涨,水天浑然一体的景象。 B三、四句中的“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势恢宏。 C六、七句表达了诗人因出仕无望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D这首诗借景抒情,前半部分写景是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欲济”“羡鱼”的比喻,委婉表达诗人的愿望。 陌生作者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 A本诗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 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五、六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