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 —— 调整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 增设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um)浓度限值,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 调整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um)、二氧化氮、铅、苯并a芘的浓度限值; —— 调整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取值时间 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值。 1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值, 植物生长季平均: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的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最高允许浓度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最高允许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污染物,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三)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GB9137—8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2.3.3 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8173—87)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4)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控制标准(GB5085—85) 建材工业废渣放射性限制标准(GB6763—86) 2.3.4 土壤标准 2.3.5 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 类别 昼间 夜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 70 55 城市五类环境噪声标准值 等效声级LAeq:dB 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 化学物质有七百万种之多,并不断从实验室合成出来。但要对所有物质制订在环境中(水体和空气等)的排放标准是不可能,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标准只能对那些已被证明对人、生物和环境影响较大,排放量大,出现频率高,并且有可靠的分析方法的那些物质加以研究和限制(即优先监测物质)。 这样就产生对一些未列入标准已证明有害,且在局部范围(例如工厂生产车间)排放浓度和量又比较大的物质。如何确定和估计其最高允许浓度,通常可由当地环保部门会同有关工矿企业按下列途径予以处理。 (一)参考国外标准 (二)从公式估算 (三)直接做毒理试验再估算 1、参考国外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由于环境污染而发生严重社会问题较早,因而研究和制订标准也早,并且一般地讲比较齐全,所以如能在已有的标准上能查到,可以将它作为我们的参考。当然,由于制度不同、条件不同以及要求不同,在参照时要注意这些因素。 2、从公式估算 如果在其他国家标准中查不到,则可根据该物质毒理性质数据、物理常数和分子结构特性等,用公式进行估算。这类的公式和研究资料都很多,应该指出,同一物质用各种公式计算的结果可能相差很大,各公式均有限制条件,而且,标准的制订与科学性、现实性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用公式计算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3、直接做毒理实验再估算 当一种物质无任何资料可借鉴,或某种生产废水的残渣成分复杂,难以查清其结构和组成,实际上又必须知道其毒性大小和控制排放浓度,则可直接做毒性实验,求出半致死浓度(LC50)或半致死量(LD50)等,再按有关公式估算。对于组成复杂又难以查明其组成的废水、废渣可选用一综合指标(如COD)作为考核指标、毒理实验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2.2.1 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保护的手段,环保的目标。 2.判断环境质量优劣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 3.环境执法的依据,如污染问题诉讼、排污费收取。 4.环境管理的尺度,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2.2 制定原则 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 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空气压力传感器 2.3 我国现有环境标准 2.3.1 水质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最新颁布的GB3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