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导学案 8六国论 Word版
《六国论》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1?、朗读全文,在朗读中体悟作者情感2、积累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记住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学习目标】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理解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重、难点】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任务一】利用5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并完成相关练习。
1. 作者、作品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年27岁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遂悉焚自己平常所写文字,闲户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成数千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包括10篇政论和史论。本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文字,因此一般选本改题为《六国论》。
2.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给加点字注音
率赂秦耶(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暴秦( )抱薪救火( )邯郸(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燕赵之君( )洎牧( )以谗诛( ) 革灭殆尽( )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 弊在赂秦 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 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 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二)研读第三段
1.重要词语
小则获邑 与战胜而得者 固不在战矣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 举以予人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此言得之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2.古今异义
其实百倍 古: 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
思厥先祖父 古: 今:父亲的父亲
3.词类活用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特殊句式 举以予人 ( )
5.翻译句子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探究案】
1.第一段中提出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2.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4《交通运输》教案.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4.4《交通运输》教案1.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教案.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5.3《设计一个旅游方案》教案1.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台湾省》教案.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四川省》教案.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福建省泰宁县》教案.doc
-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黄土高原》教案.doc
- 2025年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柔性控制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docx
- 2025年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柔性控制技术创新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报告.docx
-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2025年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柔性控制技术创新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报告.docx
- 项目实行独立承揽责任保证书.docx
- 2025年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柔性控制技术创新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案例.docx
- 主题班会:纪律-学习成功的保证.pptx
- 2025年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柔性控制技术创新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前景.docx
- 预应力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规程.docx
- 2025年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柔性控制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生产突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