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北京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书信三则》(禀父书)公开课教案.docVIP

2018北京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书信三则》(禀父书)公开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北京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书信三则》(禀父书)公开课教案

《禀父书》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方声洞及写作历史背景;掌握基础的文言字词;熟悉有关书信写作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阅读与课堂总结,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内容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对比《与妻书》等作品,分析两篇书信的自身的特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启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能深切感受并准确理解方声洞在家书中表达的情感。感受革命先烈以天下为己任,舍身就死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在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刻体会作品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以及烈士们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需要使学生克服文言学习的障碍,在了解基本的书信写作常识的基础上获得正向的引导与启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课堂播放李春波写于1993年的歌曲《一封家书》,PPT展示歌词) 同学们,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这是著名歌手李春波1993年的作品《一封家书》。朴实真挚的歌词伴着优美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父母身边,向他们讲述我们心中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封家书”,但它却是一封非常特殊的“家书”,它特殊在哪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品读《禀父书》,走近方声洞烈士的家国情怀。 2.作者介绍   方声洞(1886—1911),黄花岗烈士。福州市人。自1902年起,两度赴日留学,先后在成城军校和千叶医科学校就读。1903年在东京参加“拒俄义勇队”。1905年与兄方声涛,姐方君瑛,嫂曾醒、郑萌,妻王颖先后加入同盟会,任中国留学生总代表、同乡会议事部长。1911年,从日本密运军火入广州后,不顾劝阻,毅然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发动后,随黄兴攻入督署,寻张鸣岐不遇,遂驰攻督练公所,杀兵勇20余人,终因背部负伤、胸前中弹而死。此信是起义前夕给父亲写的。 3.写作背景 (请同学介绍黄花岗起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状态)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目的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72人的遗骸收葬于广州东郊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引导要点: 相同:同是赴死前给亲人的家书,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和爱国热情;舍小家为国家,烈士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是一致的; 不同:对象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主要写作内容和形式上也有差别;《与妻书》中主要表达出了对妻子的爱情,《禀父书》则充满父子深情; (5)对比两封书信,在书信写作时我们应当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明确:一定要关注写作对象;规范文本格式(简要介绍书信写作格式要求);写作重点在于语言和情感的真挚。 5.总结 关键词:生死抉择;舍生取义;家国情怀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最后引出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启示。 6.作业 1. 完成《学探诊》相关练习; 2. 结合讲述的书信写作内容,对比预习《傅雷家书》。 7.课外拓展阅读 (1)课外材料01: 聂荣臻1922年6月3日写给父母的家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   不得手谕久矣。海外游子,悬念何如?又闻川战复起,兵自增而匪复狂!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男也,虽不敢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叩禀?   金玉安 男荣臻跪禀 6月3号 (2)课外材料02: 郑成功禀父书 违侍膝下,八年于兹矣,但吾父既不以儿为子,儿亦不敢以子自居,坐是问候阔绝,即一字亦不相通。总由时势异,以致骨肉悬隔。盖自古大义灭亲,从治命不从乱命。   儿初识字,辄佩服《春秋》之义。自丙戌冬父驾入京时,儿既筹之熟,而行之决矣。忽承严谕,欲儿移忠作孝;仍传清朝面谕,有原系侯伯,即与加衔等话。夫既失信于吾父,儿又安敢以父言为信耶?   虽然,儿于己丑岁,亦已扬帆入粤屯田数载矣。不意乘儿远出,妄启干戈,袭破我中左,蹂躏我疆土,虔刘我士民,掳辱我妇女,掠我黄金九十余万、珠宝数百镒、米粟数十万斛;其余将士之财帛,百姓之钱谷,何可胜计?彼闻儿将回,乞怜于四叔,幸四叔姑存余地,得以骸归,乃归而又相贰启衅。我将士痛念国耻家亡,咸怒发指冠,是以有漳、泉之师。陈锦之授首,杨名皋(高)等之屡败,固自出尔反尔之常。   且不特此也,异国之兵,如日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