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代废园书写的园林反与历史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废园书写的园林反与历史意义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六十五期 2006年 11月 頁7 3 ~ 1 1 2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清代廢園書寫的園林反省與歷史意義 ∗ 侯 迺 慧 摘 要 清㈹的園林文㈻大體㆖雖承襲了傳統園林文㈻的內容與風貌,但是也 ㈲其㈵出的表現,其㆗最具㈵色的㆒類,當屬廢園文㈻。在歷經了宋明兩 ㈹的鼎盛之後,清㈹出現了很多廢園書㊢的詩文作品。以此為研究對象, 本文首先說明清㈹常見的廢園遊憩現象,並分析其遊憩廢園的原因。在此 背景之㆖,探討廢園書㊢㆗的硬體景象,從而反省園林要素與㉂然㆟文之 間的對應關係。接著分析廢園書㊢㆗的情意主題,說明其㆗的哲理領悟與 懷古結構。對廢園遊憩現象與廢園書㊢㈲了基本的認識之後,本文進㆒步 剖析清㈹園林文㈻㆗常常表現出強烈的荒廢意識,文士們在園林興盛之 際,往往會預想將來荒廢的事況,並在園記㆗不厭其煩㆞記述其荒廢的歷 史;顯見清㈹文士潛在的無常感與荒廢意識。最後總結㆞探討清㈹廢園書 ㊢所寓含的意義,包括園林本質意義的省思與園林發展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清代 園林 廢園 園林文學 懷古 95.07.04收稿,95.11.24通過刊登。 ∗ 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74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一、前言:園林荒廢意識的歷史積澱 在清代之前,整個中國園林文化的發展,都是以遊賞名園、美園、盛園為 風尚。在造園師精心的設計與園主細致的整理之下,人們賞園林優美的景色, 遊園林趣味的空間,契園林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園林幽深寧謐的境質。整個園 林遊賞歷史一直是生氣活潑的;縱使是實踐隱逸意義的園林主流文化,也仍然 在寧靜恬適的情境中盈溢著明照的生命力。而所有的園林書寫也都在歌讚不同 的生命趣味與生命意境。 但是發展到了清代,上述這樣的園林文化傳統雖然仍在進行,卻同時出現 一股特別的遊賞之風和情調迥異的園林書寫:就是遊憩已經荒廢的園林,以及 在文學作品中對園林荒廢的強調與預見,顯現出清代園林文學中特有的荒廢意 識。這種現象在有清以前實已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澱,才逐漸成為一種常見的明 意識。 園林載體既然是由諸多物質性要素所建構而成,在漫漫時流的沖蝕下,必 然會因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詳下文)而有所老舊破損或傾圮壞廢。所以常態 下,園林只要有所新建,壞損的命運就不可免。職是,在園林發展的漫長歷史 上,所產生過的廢園必然是為數眾多。但是,在園林興盛之前,亦即宋代之前, 園林尚未大量出現,所以園林的荒廢往往是個別的現象,不會引起普遍的關注。 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較多荒廢園林的應屬唐末五代時期的洛陽,此在《洛陽名園 記》的序與論之中可見一二。不過因為:第一,這是洛陽一地的特殊現象;第 二,這些園林都屬「公卿貴戚」所有,尚未普遍於一般士商;第三,這是由於 朝代更迭時戰亂兵火的強力摧毀所造成;第四,宋初正是園林方興未艾之時。 這四個原因同時存在,所以文人心中尚未生起明顯的園林荒廢意識。 宋代既是中國園林史巔峰期的開端,那麼,到了明代,大量的廢園就會出 現。在明代文人的園林書寫中,確實出現大量的廢園題材,其頻繁程度遠遠超 過其前的唐宋兩代。雖然此時的園林書寫呈現出對園林空幻的認知,但是正處 園林發展巔峰期,明代文人不但正視園林空幻的問題,而且積極開展出一些對 治幻化的方法。他們或者以轉換園林存在的形態來避免園林的頹敗,如汪汝謙 的不繫園,此可參閱曹淑娟的〈園舟與舟園――汪汝謙湖舫身份的轉換與局 限〉;1或者在明代園林正欣欣向榮發展的整體氛圍中,以其樂觀的希冀,大量 1 《清華學報》36 卷 1 期(2006 ),頁 197-236 。 清代廢園書寫的園林反省與歷史意義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