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泌尿系统疾病病理学
镜下观,肾细胞癌分为透明细胞癌(占70%~80%)、乳头状癌(占10%~15%)和嫌色细胞癌(占5%)。透明细胞癌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呈片状、梁状或管状排列,胞浆因富含脂质和糖原而呈透明状,核小深染,常位于细胞中央,间质少,常有出血、坏死或钙化(图8-7);乳头状癌瘤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呈乳头状排列;嫌色细胞癌瘤细胞大小不等,胞质淡染或略嗜酸性,核周常有空晕。 * 肾透明细胞癌 * 2. 临床病理联系 肾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当肿瘤体积增大时,常出现血尿、腰部疼痛和肾区肿块典型症状,但三者同时出现的几率小。 (1)血尿:无痛性血尿是肾癌的主要症状。这是由于肿瘤浸润肾盏、肾盂或破坏肾盂血管所致,常为间歇性,早期可能是镜下血尿。 (2)腰部疼痛:常因肿块增大肾被膜紧张所致,也可由于癌组织侵犯肾周围神经或癌组织出血、坏死脱落经输尿管排出时引起。 (3)肾区肿块:一般由癌肿本身形成,有时也可合并肾盂积水。 3. 预后 肾癌除直接蔓延外,因癌组织血管丰富,早期可发生血道转移,以肺和骨最常见,预后较差。 * 二、膀胱癌 膀胱癌(carcinoma of bladder)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膀胱粘膜上皮,多见于50~70岁之间,男性较女性多见。膀胱癌的发生与苯胺染料、吸咽、病毒感染及膀胱粘膜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病理变化 肉眼观,膀胱癌多发生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侧壁近输尿管开口处。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可呈乳头状或息肉状,也可呈扁平斑块状或溃疡状,分化较好者多呈乳头状,与膀胱粘膜有蒂相连,切面灰白色。分化较差者常呈扁平状,基底宽,无蒂,并向壁内呈不同程度浸润。 * 膀胱癌 * 膀 胱 癌 * 镜下组织学类型以乳头状癌最常见(占90%),其次为腺癌、鳞状细胞癌。乳头状癌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Ⅰ级:具有典型的乳头状结构,乳头中轴为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较好,与正常移行上皮相似,细胞层次增多(5~7层),但极性无明显紊乱,核分裂象较少见;Ⅱ级:细胞仍具移行上皮的特征,但异型性和多形性较明显,细胞层次明显增多(超过10层),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核分裂象较多;Ⅲ级:癌细胞分化差,失去移行上皮的特征,呈不规则实性巢状排列,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很多,并见病理性核分裂。 * 光镜: 移行细胞癌(Ⅰ级) 癌组织呈乳头状结构,细胞层次增 多,极向紊乱,癌细胞轻度异型性 * 移行细胞癌(Ⅱ级) 癌组织呈不规则乳头状结构,有实 性癌巢,癌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 * 移行细胞癌(Ⅲ级) 不规则癌巢,癌细胞异型性显著, 病理性核分裂多见,浸润到肌层深部 * 2. 临床病理联系 膀胱癌最常见的病状是无痛性血尿,多因乳头断裂、肿瘤表面坏死和溃疡引起。部分病例因肿瘤长在膀胱壁上刺激膀胱粘膜引起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如肿瘤阻塞输尿管开口,可引起肾盂积水和肾盂肾炎。 3. 预后 膀胱癌无论分化程度如何,手术后均易复发。其预后与组织学类型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密切关系,移行细胞癌Ⅰ级虽可复发,病人的10年生存率可高达90 %以上。膀胱癌主要经淋巴道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晚期可发生血道转移。 * 祝学习进步!! * * *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2. 临床病理联系 (1)尿的变化:由于大量肾单位被破坏,血液只能通过少数代偿肥大的肾单位,导致肾小球滤过速度加快,滤过量显著增加,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速度也加快,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限,大量水分不能重吸收,因而出现多尿、夜尿和低比重尿(常固定在1.010左右)。由于残存的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相对正常,故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常不明显。 (2)贫血:由于大量肾小球纤维化,肾单位大量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形成减少,同时,长期肾功能不全造成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可抑制骨髓造血,故病人常有贫血。 (3)高血压:大量肾小球纤维化使肾组织严重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又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外周阻力持续增大,同时肾缺血加剧,故血压持续升高。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代偿性肥大,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或脑出血。 * (4)氮质血症:随疾病发展,丧失功能的肾单位逐渐增多,残存的相对正常的肾单位越来越少,肾脏泌尿功能不断降低,体内各种代谢产物大量堆积,因而出现氮质血症。同时,还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 结局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长短不一,早期如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控制疾病的发展。晚期预后极差,如不能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病人常因尿毒症或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脑出血而死亡,故应注意对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 第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