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的中学生需要“安塞精神”
当代的中学生需要“安塞精神”
摘要:刘成章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安塞腰鼓》极力赞美了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安塞精神”,其实这也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从中学生思想建设和文化学习两个方面论述了当代的中学生需要“安塞精神”,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领会“安塞精神”,更要在文字的熏陶中让“安塞精神”渗入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中学生;安塞腰鼓;安塞精神;民族精神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散文的代表作,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梁一样的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安塞精神”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文化中传承下来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课文《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首生命激情和民族魂魄的赞歌,更要培养学生的“安塞精神。”
一、中学生的思想建设需要“安塞精神”
“安塞腰鼓”作为在陕北高原之上特殊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作为陕北人民在精神风貌上的体现以及标志。安塞腰鼓的产生和发展同陕北地区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和战争紧密相连。陕北高原被称作“北方锁钥”,作为中原地区和高原地区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在远古时期便作为边关要塞,“安塞腰鼓”在古代不作为激发该地区将士的战斗斗志的号角,而且也作为将士获得胜利后的欢庆曲。在某一程度之上,“安塞腰鼓”产生的能量,不仅作为陕北地区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信息,更为关键的是它已被作为我国坚忍不拔、神采飞扬、奋发向前的标志。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培育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关乎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并培养“安塞精神”,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二、中学生的文化学习需要“安塞精神”
“安塞腰鼓”既是出征的战鼓,也是凯旋的赞歌。它所具有的恢宏气势,其峰回路转,它具有强烈的热情以及能量,它作为对生命所展开的舞蹈以及欢庆……在《安塞腰鼓》之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激情。在课文之中,江南水乡温情与北方高原的粗放产生了鲜明的比较,使我们能够更加确切地体味到黄土高原所具有的古朴气质。在这一片高原之上,孕育着北方人民坚强不屈、豪放洒脱的精神实质。
中学时代是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学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也需要激情,需要积极进取的“安塞精神”。中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追求知识,还应该树立远大理想,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学习。
九州大地,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人民,通过自身的勤奋以及智慧,打造出了一代代强盛的王朝,引领世界前行,从古到今,大量的文人骚客将求知和报国作为己任。出现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将军的“精忠报国”,有鲁迅先生倡导世人救国救民的思想,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先辈们不仅在求学过程中渗透着“安塞精神”,他们的学习目的也浸润着“安塞精神”。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极力宣泄着生命的张力,赞扬了北方人刚正不阿、洒脱不拘的灵魂。黄土高原上的那种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安塞精神”便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民族精神。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领会“安塞精神”,更要在文字的熏陶中让“安塞精神”渗入学生的心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简单答案).pdf VIP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必修一、四全册导学案.pdf VIP
- 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 第五版 配套课件.ppt VIP
-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docx VIP
- 3at断路器-产品介绍.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吉利帝豪EV450)JL450-教学课件2.2 交流充电口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pdf VIP
-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高中英语课件学好英语的方法.ppt VIP
- 航道工程测量方案.docx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2019期末考试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