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2 Word版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二)
一、(2016·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1~2题。
过吴江有感
吴伟业①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②。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注】①吴伟业: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四年进士,清顺治十年被迫赴京出仕。②月痕生:月属阴象,因而在古诗词中往往被用来比喻外族。
1.请赏析本诗的构思脉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①首联:总写,概括了吴江形势,暗示了时代背景。②颔联、颈联:由暗而明,既是写景,又分别暗示了清兵南下、人民离散的情景。③尾联:诗又合而为一,抒发故国沦丧、交游零落、身世凄凉、唯有感叹而已的悲凉情怀。
(示例二)①第一层(一、二联):描写过吴江时所见的自然景色。首联:远眺,诗人走在黄昏的吴江道路上,远远望去,这堤好像要抱住整座县城一样。颔联:由远而近,写出方塔在湖中,仿佛湖势围绕着方塔移动;桥身很长,似乎淡淡的月痕是由它牵引而生。这两联动静相宜,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空明清旷的图画。②第二层(三、四联):叙事、抒情。颈联:写出吴江在赋税重压、战乱摧残之下的萧条景象。尾联:写故友离散,浮名累人。③整首诗由“过吴江”的描写、叙事到“有感”的抒情,既层次分明,又互相渗透、密不可分。
2.诗人康熙七年(1668)春,从家乡江苏太仓前往浙江吴兴,途经吴江,深有感怀。请从“落日”“湖势”“月痕”三个意象中任选两个分析其中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落日:暗示明朝政权已经彻底灭亡。②湖势动:暗示“逃赋”和“避兵”这样的人间风波。③月痕生:隐喻清兵南下之意。④这些意象均暗示出清立明灭的时代背景,表达了诗人因故国沦丧而产生的悲凉情怀。
二、(2016·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3~4题。
再过金陵①
包 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刘 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景物描写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
不同点:①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②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
4.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
三、(2016·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长安春望
卢 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②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①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唐诗解》:“此长安遭吐蕃之乱,代宗幸陕,纶时在京而作。”②千门:代指京城。
5.本诗和杜甫《春望》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八课《周而不比》学案.doc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六课《君子之风》学案.doc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学案.doc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三课《沂水春风》学案.doc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五课《敬鬼神而远之》学案.doc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学案.doc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十课《学以致其道》学案.doc
- 2018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doc
-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学案.doc
- 2018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绝品》说课稿.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九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1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八 病句辨析 绝招24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1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十 语言表达连贯(主观题) Word版.doc
-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十 Word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