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历史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二:经济模块 黍 稷 豆 麦 稻 五谷丰登 西亚:小麦、大麦 中国:水稻、粟 美洲:玉米、甘薯 主要粮食作物的起源地区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 2、原始农业的生产状况: 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经常迁徙。 3、商周: 少量青铜,主要是“耜耕”或“石器锄耕”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农作物种类丰富,人们从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刀耕火种 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马桥文化石锄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从耒耜到犁耧。传说神农氏“斫(zhuo)木为耒,揉木为耜”。早期的耒是一根尖木棍,以后在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入土容易。再后单尖演变为双尖,称为双齿耒。双耒同用,就是“耦耕”。后来有了青铜之耜,铁制之耜;差不多同时,出现了牛耕。牛耕是与犁联系在一起的。起初的犁较为笨重,所以用牛较多,汉代出现“二牛三人”的“耦犁”。犁的破土能力主要取决于犁头的铧。汉代出现了犁壁,这是一个加在犁铧上端的装置,它可以起到翻土兼碎土的作用。另外,耧车也是一种先进的农具。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耧车的出现为分行栽培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它能够保证行距、株距始终如一。耧车也为畜力中耕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商、周 原始农业 农作物 耕作技术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石刀、石斧、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刀耕火种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南稻北粟 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②植主畜辅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1、起源: 2、表现: 3、意义: 4、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 您 思 考 1、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1)耕作工具的进步 ①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②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③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精耕细作的体现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犁壁 犁评 犁箭 犁铲 唐朝的曲辕犁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耕作技术的进步 A、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B、西汉时的代田法 C、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汉代代田法 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①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②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都江堰 造福千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真菌学第二章 真菌的营养体.ppt VIP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pdf VIP
- 2021年聚合支付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docx
-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内蒙古自治区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7).pdf
- DB37T 1317—2025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doc VIP
- 云南省昭通市2026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素养导向”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 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