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國家圖書館館藏傅山批註《黃帝內經》考;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陽曲人,他是中國明清之際著名的思想家與學者。
傅山喜歡讀書,他的很多著作是以批註形式保存下來的。如《傅山全書》及《傅山全書補編》即以簡明的體例保存了傅山“管子批註”“莊子翼批註”“史記列傳批註”……等49種批註性文字。
;傅山先生遺像;《傅山全書》和《傅山全書補編》的書影;1.國圖本傅批《黃帝內經》的目錄記載和近代流傳
1.1國家圖書館書目著錄
1987年《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中著錄:“補注釋文黃帝內經素問十二卷……明趙府居敬堂刻本 傅山批 七冊 八行十七字細黑口四周雙邊 一七九一六”、“黃帝素問靈樞經十二卷 明趙府居敬堂刻本 傅山批 三冊 八行十七字細黑口四周雙邊 一七九一七”(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1987:1243-1244)
;1.2中醫文獻學家的引用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365頁:“某些醫書刊本經名家圈點校批或序跋題記,更增加其學術參考價值者。如北京圖書館藏清·傅山(即傅青主)批明·趙府刊《黃帝素問、靈樞經》。”(馬繼興.中醫文獻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65)
郭藹春《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據校各本中引用“明趙府居敬堂刊本 傅青主批校”。 (郭藹春.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序例11.)
;1.3原卷版本的近代流傳(逆推)
1.3.1中國書店五十年代的保存
因為書中有“中國書店標價箋”一枚,定價150元,而中國書店1952年11月4日成立於北京。因此可以推測此書上個世紀五六十代可能在中國書店保存。;1.3.2蕭延平氏在1921年的批校
在這部書中,可以看到多處粘有紙條的毛筆批註(付箋),其中《靈樞·刺熱篇》卷九某條付箋批註的落款為“辛酉(1921)十月二十二日黃陂(Huángpí)蕭北承校。”
所謂“黃陂蕭北承”指湖北黃陂蕭延平氏,相關文獻記載:宣統二年(1910年),湖北柯逢時創武昌醫館,請蕭延平任館長,1924年蕭延平校成《黃帝內經太素》。
;1.3.3甘鵬雲20世紀初的收藏
書中可見“崇雅堂藏書”和“潛廬藏過”等印章。??此此書經甘鵬雲(1861~1940)藏過無疑。甘氏“崇雅堂”堂號的使用始於1900年。甘鵬雲所著的《崇雅堂書錄》中也最早著錄了傅批《黃帝內經》。
;;2.1.2批註特色
書封空白處用多種字體記錄讀書心得,如“讀《靈樞經》而知藥餌是後一著(“著”即“着”,是辦法的意思)耳”;
卷前扉頁多有索引性的批註,如“‘細’字見經脈篇”等等。
卷內多在上欄外用隸書提出關鍵字,並用較為隨意的行草作為發揮議論的字體。
傅山對原文中的錯字,一般直接改正,不作任何說明。;A;國圖藏傅批《內經》圖影;國圖藏傅批《內經》圖影;國圖藏傅批《內經》圖影;北大本傅批《黃帝內經素問》書影;北大本傅批《黃帝內經素問》書影;北大本傅批《黃帝內經素問》書影;2.2傅批《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的批註內容
2.2.1原文提取
本書批註的一個重要方式是提取文中原有字、詞置於頁眉處,這樣做主觀上可以起到思考醒神的作用,客觀上則成為文章學術重點的關鍵字索引。頁眉處上提之字,往往用隸書。而其餘細解之處則用行草。這種重複原文的批註最為多見,如《靈樞經》卷四第十六頁眉批“毛蒸理泄”即是對原文的重複。;2.2.2義理發揮
此類批註多是帶有見解性的、證明性文字,其內容中比較多的是引用《說文》對條文中字的解釋,也有類似“傅山曰:山親見傷寒陰證臨死者唾出若涕”的批註。
;2.2.3思辨質疑
三是帶有疑問性的批註。如《素問·繆刺篇第六十三》論述神門穴時眉批:“掌後銳骨之端,第三卷平人氣象篇婦人手脈動甚者任子也,注少陰脈謂掌後陷者中,當小指動而應手者。此神門穴亦云在掌後陷中者,不知此二掌後何以分別?”
; 由此觀之,傅山的批註內容是提要性、解讀性和釋疑性的綜合。是其學習、思維過程的記錄和體現。傅山批註的文字量較少,這和我在日本見到的室町時代的學問僧幻雲先生(月舟壽桂)對南化本《史記》的批註風格完全不一樣。在此次報告之末,我想簡單提一下我在幻雲批註本中見到的呂廣《難經注解》佚文一則。
;慶安本《難經集注·五十一難》“病有欲得溫者,有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云云,只有丁德用一人之注,凡78字(不計“丁曰”2字)。;
呂氏曰:陽病作熱故欲得寒,陽氣清明故欲見人;陰病作寒故欲得溫,陰氣冥故不欲見人也。
︹不計﹃呂氏曰﹄,凡33字 。見32頁︺;謝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