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材料学-第2章
一些化学元素在人体各组织中的分布选择性: 脑组织:Cd、Sr、Br、Al 肾组织:Bi、Pb、Cd、Se、As、Si 肝组织:Pb、I、Sm、Se、As、Zn、Cu 肺组织:Sb、Sn、Se、Cr、Al 淋巴结:U、Tb、Sb、Mn、Al、Li 金属元素对植物的效应及其特征 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mg/m3 水体污染物的形成和排放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的变质现象称为水污染,进入水中的各种有害成分称为水体污染物。 据报道,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约有13.6×108km3。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占97.3%,冰川和冰冠占2.14%,地面水包括江、河、湖泊在内约占0.02%,地下水占0.61%,大气中的水蒸气不到0.01%。地球上全部地面和地下的淡水量之和仅占总水量的0.63%。 水污染的危害主要是影响人类及动物的身体健康;使水体植物变质;影响渔业,造成经济损失。 天然水的成分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一些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中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固体污染物的形成与排放 在生产、生活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态、半固态和高浓度液态废弃物统称为固体废弃物,因这些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变质现象称为固体废弃物污染,相应地这些固体废弃物称为固体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的主要危害形式有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等。 固体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工业、矿业、城市和放射性废弃物等。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量统计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发展趋势 各种工业窑炉的粉尘排放 其它环境影响 全球温室效应(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地球的热量收支之间是平衡的。人类活动会影响热量的收支,从而使平均温度产生上升或下降 GWP是指大气层中一些气体吸收了地球表面的红外线能量并将其反射回地球表面,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是二氧化碳,通常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温室效应控制指标: 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含量最高 许多化石能源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 人类及动物的呼吸排出物主要是二氧化碳 大气层中的许多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其他一些气体如甲烷、四氟化碳等都可以吸收红外光能量,并反射回地球表面。 一次能源的含碳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数据 用来评价某一气体温室效应影响的参数。通常将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指数设为1,其他气体的温室效应指数主要根据其分子内部的振动和转动能级水平,吸收红外光谱的程度及其在大气中的寿命等因素计算而定。 某些气体的GAI指数值,g(CO2)/kg 温室效应指数(greenhouse ability index, GAI) 以每种物质1kg产生多少g标准二氧化碳气体量的总和来评价其温室效应影响。 式中:GWP——全球温室效应,gCO2; Mi——第i种物质所消耗的量,kg; GAIi——该物质的温室效应指数,gCO2/kg 全球温室效应 区域毒性水平(local toxic level, LTL) 一般情况下,LTL指某种有毒物质因排放或泄漏后对该地区的生物产生的毒害影响。 LTL = Wi/Ci 式中:LTL——区域毒性水平; Wi——第i种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水平,mg/L; Ci——第i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标准,mg/L。 某些毒性化合物对人体的阈剂量 部分工业固体废弃物浸出毒性标准 臭氧层破坏 紫外光下氯氟烃化合物(CFCs)与臭氧链式反应 电磁波污染 波长在300MHz~300GHz对人体影响最大,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规定安全区的电磁辐射应小于10?W/cm2。 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 放射线物质污染 核材料和核燃料 光污染 反射光 2.4 Environmental Distinction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Materials 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循环 碳在有机化学环境中的循环 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 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能力 化学元素的环境分布特征 (1)普遍性 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元素——从氢到铀,共92种,均存在于地壳层中,而且都存在于由矿物、岩石和土壤等构成的各种地质体中。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的岩石均含有一定量的金和铂,所有的矿物均含有不同量的铜、铁、铀。 (2)富集性 由于某些地质条件,如风化作用、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岩浆活动等可以使有用的化学元素发生富集现象,从而形成各种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矿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潜艇(复习版).ppt
- 澳大利亚国际商务环境分析.doc
- 澳美制药皮肤产品线简介 澳美皮肤药与世界同步010版阳光行奥络产品介绍.ppt
- 激光偏振33.ppt
- 激光光谱技术原理及应用--绪论.ppt
- 激光全息摄影的发明及原理.ppt
- 激光器件与技术第一章1.ppt
- 激光器件与技术第三章1.ppt
- 激光器件与技术第三章2.ppt
- 激光器件与技术第二章1.ppt
- 林德115系列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E16C-03, E16P-03, E20P-03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H50T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初步设计(模板).docx
- 金融从业者必懂的宏观经济指标实战指南:2025年投资策略与市场分析.docx
-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产品经理完全指南:Axure原型设计从入门到实战全解.docx
- 6.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融资方案(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