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方法-第十四章_裂缝识别
裂缝与断层 双侧向测井:在高阻剖面的裂缝发育段,曲线读数低。见图14-10。 高角度裂缝,双侧向曲线呈现正差异,见图14-11、14-12、14-13。 低角度裂缝,呈现低阻尖峰或负差异。见图14-14、14-15。 图14-10 裂缝倾斜度与双侧向曲线特征的模型实验结果 图14-11 高角度裂缝的双侧向曲线特征 裂缝发育 层段 双侧向曲线呈现正差异 图14-12 高角度裂缝的双侧向曲线特征 裂缝发育 层段 图14-13 高角度裂缝的双侧向曲线特征 低阻尖峰 四个极板出现高电导率的深度相同 图14-14 低角度裂缝的双侧向曲线特征 图14-15 低角度裂缝的双侧向曲线特征 低角度裂缝 双侧向呈现负差异 1、利用深浅双侧向判别裂缝倾角 按照裂缝倾角大小可划分为3 个集合, 准垂直缝(70~90°) ; 中间角度缝(50~70°); 准水平缝(0~50°) 。 RLLD 、RLLS 分别为深、浅侧向电阻率,Ω·m。 当Y 0.1 ,为准垂直裂缝; 0 Y 0.1 ,为中间角度缝; Y 0 ,为准水平缝。 因为裂缝倾角的大小与深、浅侧向电阻率的差值有关,所以采用双侧向法对裂缝倾角集合进行判别,其参数Y 的数学模型为: Y = ( RLLD - RLLS) / ( RLLD ×RLLS)0.5 (14-1) 假设: 双侧向测井探测的裂缝与非裂缝性地层组成并联的导电系统. 仅裂缝有侵入,基块无侵入. 泥浆侵入使得RLLS仅反映冲洗带电阻率;而RLLD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 未侵入部分的含水饱和度几乎为零. 受侵入的裂缝系统的泥浆滤液饱和度为100%. 2、根据双侧向曲线求裂缝孔隙度 在上述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有下列不等式 Nfr---裂缝饱和度指数; mfr----裂缝孔隙度指数,1.3---1.5. (14-2) (14-3) (14-4) 也可以根据裂缝倾角大小,由下列各式计算裂缝孔隙度。 Φf=(8.5225Cs–8.2428Cd+7.1236×10- 4)×Rf 准垂直缝模型: (14-5) 中间角度缝模型 Φf = (20.2645Cs-17.6332Cd+913177×10- 4)×Rf (14-6) 准水平缝模型: Φf=(1.9725Cd-0.9924Cs+3.1829×10- 4)×Rf (14-7) 式中 Cd ———深侧向电导率,S/ m ; Cs ———浅侧向电导率,S/ m ; Rf ———泥浆滤液电阻率,Ω·m ; Φf ———裂缝孔隙度,f 。 3、裂缝地层基质孔隙度的计算 骨架时差计算方程: 式中:Δtma ———骨架声波时差,μs/ ft ; V d 、V L ———白云石、方解石含量,f 。 (14-8) 基质孔隙度解释方程 (14-9) 式中 Φb ———基质孔隙度,f ; Δtp ———声波时差读值,μs/ ft 。 4、裂缝性地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 (14-10) 式中 So ———含油饱和度,f ; Sob ———基质含油饱和度,f ; Sof ———裂缝含油饱和度,f 。 * * 第十四章 用测井资料 识别裂缝方法 第一节 裂缝性储集层的特点 一、一般概念 裂缝: 断裂、层间缝、裂隙、破裂。 按成因划分:天然裂缝(张开缝、填充缝) 人工裂缝(钻井诱导缝、人工压裂缝) 天然裂缝通常由构造应力产生。 天然裂缝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 裂缝参数:裂缝倾角; 裂缝走向; 裂缝张开度; 裂缝线密度; 裂缝孔隙度。 二、裂缝性储层分类 2、裂缝型储集层 特点:基块孔隙度小,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由裂缝承担。 常见泥灰岩、含燧石石灰岩地层。 1)、高角度裂缝储集层 2)、低角度裂缝储集层 3)、网状裂缝储集层 1、孔隙型储集层 特点:灰岩或白云岩,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以孔隙为主,裂缝的作用非常小;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 3、裂缝——孔隙型储集层 特点:主要储集空间为基块孔隙,主要渗滤通道为裂缝。 4、裂缝——洞穴型储集层 特点:基块孔隙度小,孔径小。储渗作用主要靠裂缝和溶洞。洞穴为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为主要的渗滤通道。 三、泥浆侵入特征 1、泥浆滤液驱油特点 泥浆滤液侵入裂缝和溶洞储集层时,其驱油率与裂缝位置、裂缝张开度、泥浆滤液的流动速度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