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第七章 补体系统(Complement, C) 第九章 细胞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 基 本 内 容;Complement;一、概述;补体的组成;补体的命名;补体的理化性质;二、补体的激活;(一) 经典途径;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未与抗原结合的IgM示意图;;1 识别阶段;2. 活化阶段----C3和C5转化酶的形成;2 活化阶段;攻膜复合体(MAC)的形成:;;;;;;;;;;;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Ca++;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产生;经典途径C5转化酶的产生;末端通路的成分;Lytic pathwayC5-activation;Lytic pathwayassembly of the lytic complex;Lytic pathway:insertion of lytic complex into cell membrane;(二)替代途径;替代途径激活过程:;;经典途径或自发产生;;;;Components of thealternative pathway;Spontaneous C3 activation;B;C3a;C3a;C3a;C3a;经典和旁路途径的主要区别;(三)补体活化的MBL途径;;MBL途径的成分;补体激活的MBL途径;三、补体活化的调节;Degradation of spontaneously produced C3b ;C3b stabilization andC5 activation;(二)调节因子的作用;C1INH的作用:;;H因子的作用;S蛋白的作用;四、补体受体;;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介导的作用:
溶菌、溶细胞作用
;MAC的电镜结果;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1.调理作用2.免疫粘附与清除免疫复合物3.炎症介质作用4.免疫调节作用;免 疫 调 理 作 用;免
疫
调
理
作
用;;炎症介质作用:
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趋化作用:C5a(III型超敏反应);;;六、补体系统异常与疾病;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小 结;第九章 细胞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 基本内容;黏附分子(AM):由细胞产生的、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识别、结合、激活和移行等分子的统称
特点: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基质中的糖蛋白;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等;趋化与粘附;;;;黏附分子的命名;CD: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白细胞分化抗原: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白细胞分化???原大都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有些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链接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少数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碳水化合物。;二、黏附分子的分类;(一)整合素家族;举例:LFA-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 ;;(二)选择素家族;淋巴细胞定向迁移,分布于淋巴器官和组织的不同部位;趋化与粘附;(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四)钙粘蛋白家族;(五)其他黏附分子;三、黏附分子的功能;四、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小 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