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豆研究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绿豆研究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26卷第2期
2010年6月
金陵科技学院
)I:NAI,OF皿GSⅡrIIOFTECHNOLOGY
VoL26,No.2
June,2010
绿豆研究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陈新,袁星星,陈华涛,顾和平,张红梅,崔晓艳,陈玉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绿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在出口创汇和内销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通过综述绿豆种质资源
的收集,优异资源的筛选,主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基因克隆,生理生
化,以及栽培研究等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绿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一概述,以便为广大科技工作者
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55X(2010)02—0059—10
RecentResearchandFutureDevelopmentofMungbean
CHENXin,YUANXing—xing,CHENHua—tao,GUHe—ping,
ZHANGHong—mei,CUIXiao—yan,CHENYu
(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njing210014,China)
Abstract:MungbeanisoneofthemainlegumecropsinChina,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
indomesticandexportmarkets.ThispapergivedareviewonmungbeanSgeneticbreeding,
includingdomesticandforeigngermplasmcollection,screeningofexcellentresources,genetic
analysisofmainagronomiccharacters,molecularmarker—assistedbreeding,constructingge—
neticlinkagemapandQTLmapping,andgenecloningeta1.,aswellasresearchesonmung—
beanS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ItalsoexploresmungbeanSfuturedevelopment.
Keywords:mungbean;researchdevelopment
绿豆(VignaradiataL.)属于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m0naceae)菜豆族(Phaseoleae)豇
豆属(Vigna),染色体组为2n=22.绿豆原产于中国,在温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亚洲种植面积较大的
国家有印度,中国,泰国等,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绿豆营养丰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
高达19.5~33.1,明显高于禾谷类作物,是小麦面粉的2.3倍,玉米面的3.0倍,大米的3.2倍,小米的
2.7倍.绿豆还是一种抗逆性很强的作物,由于其生育期短,播期弹性大,适应性广;利于用地,养地;而且
经济效益较高等,深受广大农户喜爱.笔者根据国内外绿豆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分别对国内外绿豆种
质资源的收集,新品种的选育,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生理生化与栽培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
广大绿豆科研人员参考.
收稿日期:2010~03—15
基金项目: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和食用豆行业专项资助(NYHYKY07--01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出口杂豆品种改良及
产业化示范之绿豆,芸豆品种改良及产业化示范(20O6BAD02B08--O2一O4);特色小杂粮新品种选育项目资
助(cx一08108)
作者简介:陈新(197O一),男,江苏盐城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豆类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
60金陵科技学院第26卷
1国内外绿豆育种研究进展
1.1绿豆种质资源收集及核心种质构建
目前国外的绿豆资源主要保存单位有泰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世界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总部位于台湾
漳化),印度旁遮普农业大学及国家植物资源管理局(NBPGR),美国农业部引种站及密苏里大学,日本农
业资源研究所等单位,以上单位累计保存各种绿豆资源3万份左右.国内绿豆资源的主要保存和研究单位
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保存各类绿豆资源1万份以上[1].
刘长友等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中5072份国内绿豆资源为材料,根据14个农艺性状,利用地理
来源(省)和性状群进行分组,分别采用比例法,平方根法和多样性指数法确定取样数及聚类选择和随机选
择两种个体选择法构建了13个不同的绿豆初选核心样本,对不同的取样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