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案例选讲资料汇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中医经典案例选讲1;第一讲 伤寒六经病(一);二、六经本证 (一)太阳本证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外感病——调和营卫 内伤病——调和阴阳 ;患者张某,河南人 。 主诉:恶风、恶寒、汗出三天。 患者三天前受凉后,出现头疼、恶风、恶寒、发热,在本地三甲医院按感冒治疗,治疗三天无效,具体用药不详,病情加重,出现恶心干呕,因H1N1在本地出现过一例,担心自己是否得了H1N1,精神焦虑,经朋友介绍前来寻求中医治疗,症状同前,舌苔薄白,六脉浮细而缓。; 患者王某,女,16岁,平素体弱多病,常易感冒。手足心多汗2年余,每因天气炎热或工作学习书写时手足心汗出如滴,且手足心潮湿起泡,曾多方求医无效。余诊时患者汗出恶风,形寒肢冷,倦怠少语,气短声低,时头晕多梦,遇劳则甚,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治宜调和营卫、交通阴阳。方用桂枝汤:桂枝10g,白芍10g,甘草8g,大枣5枚,生姜10g。嘱其温服,喝热粥,覆被取汗,连服3剂,诸证消,随访半年无复发。;【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患者,男,32岁,小学教师,2007年11月17日初诊。肾移植术后5年,常服环孢素及酶酚酸脂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半月前不慎受凉致发热咳嗽,经X线拍片检查,以肺部感染收住某医院内科治疗,经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炎琥宁等药输液治疗10 d,咳嗽虽有好转,发热未见明显好转,仍需退热药维持。X线复查示:两肺云絮状影无明显改善。现证:身热,轻咳,身困不适,动则略喘,时有烦躁汗出,恶风不甚,纳食不馨。舌淡红,脉缓无力。T 37.8℃,咽部不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 此乃卫气不足,营卫失和,汗不得畅,肺宣不利之证。治宜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处方:桂枝2包(三九免煎中药颗粒剂,下同),白芍1包,炙甘草1包,生姜2包,大枣包。3剂,每剂冲300mL,为2次量,每小时1服,温饮,厚覆求汗,以透汗为度,汗后避风。当日下午5???许诉服药2次未见汗出。遂嘱再服1次,多饮开水,加盖被子,半小时后已得汗,嘱调整被褥厚薄,以免大汗,2 h后方可起床,切记避风。次日诉汗后身即轻爽,一夜未再发热,今晨胃口大增,已不咳嗽。嘱其谨避风寒,饮食宜清淡、适量,余药日2服,不取汗。尽剂而病瘳。;正常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妇女不幸患有虚劳综合征,往往迁延多年久治不愈,患者多因手术、分娩后或剖腹产后,所出现的一些植物神经紊乱征候群,这种病人多有气血双虚,阴阳失调等情况求治。 可以考虑桂枝汤为基础,调和阴阳,加味。 虚劳病。内伤。;煎服禁忌;2. 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伤寒表实——营卫郁滞,腠理闭塞 ;案例;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案例;案例;3. 太阳蓄水——五苓散证 太阳府证——膀胱气化失常;案例; 【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朮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金匮痰饮病》第1条)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2)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金匮痰饮病》第31条);案例;林××,男,56岁,工人。患垂体性尿崩症三年余。以往发作曾多予尿崩停,速尿片等西药治愈。一月前因劳累复发,仍用上药治疗半月不效。服补气养阴、泻火类中药十数剂亦不减。今证见小便频数量多,每日达8500ml,口干舌燥,渴欲饮水,伴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腰膝酸软,肌肤枯皱,大便干结等。脉沉无力,两尺尤弱,舌质淡暗,苔白乏津。先用补肾缩小便药无效,乃改用五苓散加味: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各15克,桂枝10克,附子6克,益智仁12克,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