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长的石板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幽长的石板路

幽长的石板路 对于幼年的记忆断断续续,也只有那么一个大致的印象;而在这大致的印象中,关于奶奶的影像,就如一桢桢发黄的老照片——朦朦胧胧却又清晰地珍存在我心海的影集里…… 一、带孩子 那时我们的这个大家已经分开;但因年景不好,哪个小家也没能力盖新居。于是,爷奶、我们家、二叔家、三叔家都还蜗居在前辈们留下的四合院里。从爷爷奶奶,到我们这一代,那时的全家已有十五口人,一到晚上吃饭的时刻,诺大的院子便显得异常拥挤,但在这个大家庭里,确也充满着无尽的热闹与欢乐。 白天,当大人们去参加生产劳动时,我、二叔家的瑞弟、三叔家的新弟、霞妹这四个还没有上学的孩子便由奶奶带着。当时的红霞妹妹大概还只有两岁吧!经常闹人,被奶奶抱着、悠着;奶奶为了使她安静,也常常哼着那些老掉了牙的童谣,诸如:“月奶奶,明晃晃,照着地上的纺花娘……”及“毛老鼠儿,上登台,偷油吃,下不来……”等等曲子,一开始这些曲子对妹妹尚且起到催眠的作用,她便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但时间久了,这些了无新意的东西,也使红霞妹感到了厌烦,便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而这时奶奶也已使尽了浑身的解数,感到有些累了,便坐到院子里的石墩上,厉害着吓唬道:“小妮子,不敢再哭了;再哭,‘老八子’就来了。” “老八子”——是我们几个稍大一点的孩子的脑海里的一种非常厉害的食肉动物;但还不知道说的就是老虎。从奶奶的话语里,我们只知道那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专以和人作对。哪个孩子不听话,它便和谁过不去。我们便配合着奶奶,把双手卡在嘴里,把嘴撕大,再把眼睛撑大,并“嗷嗷”地叫着……不知是红霞妹妹感到了害怕,还是觉出了新奇,虽然不在有睡意,但她已经停止了烦奶的哭声。 二、上坟 我的童年还处在经济萧条的困难时期。那时的粮、棉、油等关乎国计民生的生活用品根本谈不上“富足”二字。每年的清明时节或每逢到前辈们的忌日,奶奶一大早便已架好油锅,活好了发面,准备炸制上坟用的油馍角。我们也早已得到消息,团团围在正忙得不可开交的奶奶身边,允吸着那满屋飘香的油气分子,看着那刚出锅的、让我们垂涎欲滴的一块块菱形的油馍角。然而奶奶早已有言在先,这些东西我们是不能先吃的。唯有上完坟,等先人们吃过,这些东西从供桌上撤下来后,我们才可以动用。谁上坟跑得快,谁磕头的态度虔诚,谁才最有资格享用。于是我们几个成为奶奶上坟时最忠实的追随者。从老家的大门里出来,从十字路口正东,再折向南,再正东走上那条田间的羊肠小道,擓着竹篮的——奶奶的队伍巍巍壮观…… 在一片诺大的田地里,祖辈们的坟茔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奶奶已面北背南,吩咐诸位“贤孙”在她旁边“一”字排开。她便从竹篮里取出烧纸,油条等一干物什,若逢上那位先人的周年、忌日,她还能从篮子里变戏法似地取出块方子肉,恭恭敬敬摆上供桌。开始烧纸前,还要事先找好棍子,在他们的坟头划一个圆圈,据说这样给他们送的纸钱才不会轻易被他人抢走。奶奶还会在烧纸里象征性地把掐下来的油馍角或香肉卷进烧纸,好连这些好吃的东西与纸钱一并给他们送过去……等一切准备就绪,奶奶再次招呼我们在她的身后一字排开,跪于坟前;在烧纸熊熊燃烧的火光里,奶奶说着一些祷告与劝慰的话,并交待送去的钱要有计划地花……待火熄灭,钱也给他们送过去了,奶奶的祷告也宣告结束,大家齐齐磕头后,下面的科目便是——“会餐”。 三、幽长的石板路 我已记不清是那年那月了,可能仍没有上学——因为下面发生的事证实我及我的弟弟、妹妹们的确还小。这天,我们几个玩伴中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她就是二姑家的三妞。几个人热闹了一番之后,就都觉得无聊了;为了三妞的到来,我们临时决定的想办法犒劳犒劳她;但每人家里都拿不出好东西给她吃。不知是哪位突发奇想:烧葱吃。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大家的热情。我领着大家跑到水道眼前,自作主张地拔了几颗我家围在这里的葱。三叔家的新弟不知是出于好客还是表功,嚷着到他家的火上烧葱。 他家的门紧闭着,由于我们尚小,够不着他家门上挂着的门搭。也真应验了那句“够不着,用棍戳”的“佳”话。新弟找来棍子,我们费力地投下他家门上方的门搭,蜂拥而入。 在他家的煤火台上,一架铁锅正端坐在煤火上的火壳舀里——一大锅沸水正上下翻滚。不知他们有谁知不知道这就是开水,反正我是不知道。锅与火壳舀珠联璧合,要烧葱还必须得把锅移走。几个人中我是最大的(我大瑞弟一个月),我也是几个人中的头领;我决定亲自出马。站在地面上,我试了试,由于人与煤火台高不了多少,根本端不起来,最后我爬上了煤火台…… 不知是当时的孩子们不够聪明,还是农村的孩子就是笨;在知道了古代“司马光砸缸”、“曹丕称象”等故事后,我觉出了我们的驽钝。是的,七岁之前的我们是连最起码的启蒙教育也没有得到的,而这时我们付出的便只有不自量力的武力及武力受挫后的苦果。 我面向煤火,站在狭窄的煤火边缘,摇摇晃晃,用尽吃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