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最大似然估计法61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定义假设
教学用PPT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 应用》,陈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第6 章 最大似然估计法
6.1 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定义
{y , , y }
假设 1 n 为独立同分布,则样本数据的联合密度函数
为f (y ; θ) f (y ; θ) f (y ; θ) 。
1 2 n
1
定义“似然函数”为,
n
L (θ; y , , y ) = f (y ; θ)
1 n ∏ i (6.1)
i=1
把似然函数取对数,将乘积形式转化为求和形式,
n
ln L (θ; y , , y ) =∑ ln f (y ; θ)
1 n i=1 i (6.2)
“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
2
MLE )的思想是,给定样本取值后,该样本最有可能来自
ˆ
θ θ
参数 为何值的总体。即寻找 ,使得观测到样本数据的
ML
可能性最大,即最大化“对数似然函数”。
max ln L(θ; y) (6.3)
θ∈Θ
假设存在唯一内点解,则一阶条件为,
∂ln L(θ; y)
s(θ; y) ≡ ∂θ =0 (6.4)
即对数似然函数的梯度向量s(θ; y) 0
为 。该向量也被称为
3
“得分函数”或“得分向量”。
可将得分函数分解为,
n
∂ ln f (y ; θ) n ∂ f y θ n
∂ L θ y ln ( ; )
ln ( ; ) ∑i=1 i i
( ; y) s ( ; y
s θ ≡ ∂θ = ∂θ =∑ ∂v ≡∑ i θ i ) (6.5)
i=1 i=1
二阶条件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