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应用解剖和生理文档.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系统应用解剖和生理文档

呼吸调节 中枢调节 呼吸反射 肺牵张反射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刺激感受器 J感受器反射 化学调节 二氧化碳:Pco2增高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对中枢比外周感受器作用大,但较缓慢。 氧: Po2降低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Po2降低对中枢直接作用是抑制,但co2麻醉时缺氧成为兴奋呼吸的主要动力。 H+:血液及CSF中的H+可分别兴奋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使通气量增加。 * * 肺段(左上叶) * 肺段(左下叶)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肺段(CT) * 纵隔(CT) * 纵隔(CT) * 纵隔(CT) * 纵隔(CT) * 纵隔(CT) * 纵隔(CT) * 纵隔(CT) * 呼吸生理 肺通气 肺换气 呼吸的调控 * 胸廓的机械运动 由胸椎、胸骨、肋骨、肋间肌、膈肌组成,在神经支配下随意有规律进行呼吸运动。 肋间肌:外肌收缩肋骨上举,内肌收缩肋骨下垂。吸气时外肌收缩,内肌弛缓;平静呼气时外肌弛缓,内肌并不收缩;用力呼气时内肌收缩。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 膈肌:平静呼吸时膈肌移动度1cm左右,深呼吸可达7cm。如呼吸运动主要由于膈肌活动,则腹壁的起落动作显著,成为腹式呼吸。 用力吸气时,除加强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外,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也参加收缩。用力呼气时,肋间内肌和腹壁肌肉收缩。 * 胸内压和肺内压变化 胸内负压:平均-6.7cmH2O,随呼吸周期变化。直立位时,由于肺的重力作用,胸膜腔顶端的负压大于底部,差距约-5.3cmH2O,对静脉、淋巴回流及右心充盈有影响,以上压力梯度也是气胸好发于上肺的原因。 肺内压: 正常人呼吸暂停、声带开放、气道通畅时,肺内压(肺泡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牵引肺扩张,肺容量增加,肺内压下降,与大气压产生压力梯度,使空气进入肺泡。 呼气时,胸内负压减少,肺回缩,肺容量减小,肺内压升高,气体排出。 * 呼吸阻力 弹性阻力 来自肺、胸廓弹性成分和肺泡表面张力。 肺弹性阻力始终趋于回缩。 胸廓弹性阻力与不同呼吸状态有关。 大小用顺应性表示,顺应性是弹性阻力的倒数。 顺应性(C)=容量变化(V)/压力变化(P) 非弹性阻力 主要来自气道,少部分来自组织阻力。 气道阻力与其长度、直径、气流速度、气流状态有关。 小气道正常状态下不占阻力主要成分,但管径变化大,病理状态下小气道阻力是产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 * 静态肺容量 潮气量(VT):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容量。约400~500ml。 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末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补吸气量(IRV):平静吸气末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补吸气量(ERV):平静呼气末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残气量(RV):最大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肺活量(VC):最大吸气末缓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气体量。VC=IRV+VT+ERV。 肺活量(TLC):最大吸气末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TLC=VC+RV。 * 肺容量测量及组成 * 动态肺容量 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用力呼气在最短时间内将全部肺活量呼出为FVC ,第1、2、3秒呼出的气量为时间肺活量。FVC与呼吸速度和时间有关。常用FEV1及FEV1/FVC%,可鉴别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25%-75%):一次用力呼气过程中,呼气在VC水平的呼气流速。 MMEF25%-75%与用力无关,主要反映肺泡弹性回缩力和气道阻力。 流速-容积曲线(F-V):流量为纵轴,容积为横轴,记录一次用力呼气过程中不同肺活量水平的呼气流速。V25、V50、V75分别代表25%、50%、75%VC水平的呼气流速, V25、V50可作为反映小气道病变的敏感指标。 最大通气量(MVV):以最快频率和最大幅度呼吸1分钟的通气量.反映呼吸肌和体力强弱、胸廓、气道、肺组织的状态。 每分静息通气量(MV):静息状态下每分出入肺的气量。MV=VT× f。 * 通气功能的临床应用 VC MVV FEV1.0% RV RV/TLC 阻塞性 N或↓ ↓ ↓ ↓ ↓ ↑ ↑ ↑ ↑ 限制性 ↓ ↓ ↓或N N或↑ ↓ N或↑ 混合性 ↓ ↓ ↓ 不等 不等 * F-V曲线临床意义 正常 咳嗽 轻度阻塞 重度阻塞 限制性通气障碍 * 肺泡通气和无效腔 每分肺泡通气量(VA):每分钟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气量,只有这部分气体才参与气体交换。 死腔通气或无效通气(VD):未参与气体交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