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達
雷達—令你無所遁形
蝙蝠擁有在漆黑中飛行和捕捉昆蟲的能力。但是,它們並沒有靈敏的聽覺或味覺,亦沒有銳利的視力。究竟箇中秘密是甚麼﹖事實是,蝙蝠生有構造複雜的耳朵,可以發出高頻聲波和接收聲波踫到週圍物件反射回來的回聲,從而得出物體的位置、相對距離、甚至物體的特性。
1.蝙蝠發射出一陣陣高頻聲波脈衝。
2.聲波從蝙蝠飛行航道中的昆蟲身上反射回到蝙蝠耳中。
3.蝙蝠再重複發射聲波脈衝,並據此修正航道。
4.蝙蝠利用回聲的規律確定昆蟲位置。
5.憑著不斷的反饋,蝙蝠飛近獵物,最終捕獲獵物。
人類亦擁有類似裝置,其功能比蝙蝠耳朵更強勁。這就是雷達。1935年,英國物理學家沃森Sir Robert Watson-Watt )成功研製一台實用雷達系統。這個系統結果協助英國在二次大戰中,抵禦納粹德國的攻擊。
雷達
簡介
雷達是一套電子系統,可向視距外的物體發射無線電波,從而測定它們的位置和距離。
雷達的英文‘radar’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亦即代表無線電偵測及測距。這是美國及盟友在二次大戰中所使用的一系列無線電偵測及定位裝置的統稱。雷達不單止能發現遠距離目標物並量度其距離,更可以斷定目標的位置、尺寸、形狀、速度及移動方向。雖然雷達原先是設計用於戰爭,時至今日,它已廣泛用於和平用途,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測量天氣規律,及追蹤太空飛行器。
運作原理
所有雷達系統都使用高頻無線電發射器來發射電磁波束,波長由幾厘米至1米(約3呎)不等。位於波束路徑內的遠方物件會將電波反射回發射器。
發展過程
其實早在科學家對無線電現象展開研究的初期,已發現雷達的運作原理。在整個1920年代,以至1930年代早期,科學家多番嘗試建造實用雷達裝置,主要用來協助防止海上船隻相撞。不過,要等到二次大戰前夕,雷達才達到實用階段和取得今天的重要地位,廣泛用於預警、空中交通管制、武器控制、船舶和飛機防撞措施,以及天氣測量等方面。以下概述雷達發展史中的各個重要里程碑。
1.連續波雷達(Continuous Wave Radars)
雷達的基本概念的依據是無線電波反射定律。英國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於1864年提出可計算電磁波特性的公式,當中就包含這些定律。
1886年至整個1920年代,雷達的運作原理被化成公式,而原始雷達使用技術亦相繼出現。
1886至1888年間,赫茲(Heinrich Hertz)成功驗證無線電波段電磁波是怎樣產生、接收和散射。
1903至04年,侯斯美爾(Christian Hulsmeyer)研製成一種簡單的船舶防撞雷達(是最早提出的無線電定位技術的應用),並取得專利。
1922年,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提出一個利用無線電為船隻導航的方案。他進行了一項試驗,在完全沒有目視的幫助下,成功將船隻駛進港口。這項實驗令馬可尼受到激勵,於同年6月20日在紐約發表的演講中,他高調預言雷達將為測向技術的下一個重大發展。大部份早期雷達都是採用連續波方式運作。
II.脈衝式雷達( Pulsed Radars)
1920年代中期,脈衝式雷達開始出現。
1924年,第一個無線電測距實驗取得成功。英國物理學家阿普里頓Sir Edward Victor Appleton)利用無線電回聲來測定電離層的高度。電離層是位於大氣層外部,可以反射波長較長的無線電波。
1925年,約翰霍浦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 伯烈特(G. Breit)和杜武(M. Tuve)首次成功將電離層反射回來的短脈衝回聲,顯示在一個陰極射線管上。
但很可惜,這種技術要等到1930年代,當電子技術及器材得到改良後,才能夠繼續發展。
1934年間,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簡稱NRL)的佩基(R.M. Page)率先拍攝到從飛機反射回來的短脈衝回聲。此一創舉奠定了NRL在雷達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時至今日仍然在這領域發揮巨大影響力。1935年,英國及德國科學家先後示範用短脈衝來測定飛機目標的距離。
實用的雷達系統約在1930年代中期出現。第一套系統名為鏈向(Chain Home)系統,1937年在英國投入使用。它是由沃森Battle of Britain)中發揮重要作用。倚靠雷達準確測出德軍戰機的位置,英國皇家空軍(RAF)不必派機巡邏搜索戰機蹤影,得以集中軍力對抗敵人來犯。
邱Spitfire) 戰機,以及雷達。
與此同時,美國亦在紐約號(USS New York)主力艦上安裝第一台海上實戰雷達XAF。這裝置的海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五章热模锻压力机.ppt VIP
- 拼搏初三,决胜中考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20190821合法合规催收承诺书.docx VIP
-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pptx VIP
- (正式版)D-L∕ 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ocx VIP
- 《显示技术原理》课件:液晶基础知识详解.ppt VIP
- 汉字练习字帖(可编辑打印).docx VIP
- 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pptx VIP
- 2025湖北潜江市面向退役军人专项招聘教师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第三次公开招聘10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