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止血药
定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出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为咯血、咳血、鼻出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可分为: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虚寒性出血;出血兼有瘀滞。;
特点:药味多酸、涩。主归肝、心二经。
分类:
凉血止血药——小蓟
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
化瘀止血药——三七
温经止血药——艾叶 ;病机与配伍:
热证出血者,宜选用凉血止血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
瘀滞出血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行气活血药;
虚寒性出血者,宜选用温经止血、收敛止血药,~益气健脾温阳药;
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益气固脱;;
前人有“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说。如便血、崩漏,~升阳举陷药;如吐血、鼻出血,~降气药。
注意事项:
止血不留瘀,止血药可适当配伍活血之品;
止血药多炒炭后用,少数药用生品效果好。;
用法用量:煎服,5~9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药理研究:
本品水煎剂可使动物出血时间明显缩短,止血成分为绿原酸和咖啡酸,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白及];
[白及]
苦、涩、微寒。归肺、胃、肝经。
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生用。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应用:
用于体内外多种出血证。本品质粘而涩,为收敛止血要药。因善入肺、胃二经,故肺胃出血者最为多用。单用或配伍使用。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乌贼骨,如“乌及散”;
治肺结核空洞出血,~抗结核药合用,可协同增效,促进病灶愈合。;
用于痈肿及手足皲裂等。
治疮疡痈肿,初起者消肿散结,~银花、皂角刺、天花粉等,如“内消散”;
痈肿已溃,久不收口,可生肌敛疮,研末外用。
治手足皲裂、肛裂等,研末麻油调涂,能促进裂口愈合。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仙鹤草];
[仙鹤草]
苦、涩、微寒。归肺、胃、肝经。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生用或炒炭用。
功效:收敛止血,解毒止痢,杀虫。;
应用:
用于鼻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本品味??性平,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作用,无论出血属寒属热,均可使用。
血热者,~凉血止血药;
虚寒性出血者,~补气摄血、温经止血药同用。;
用于疮痈、痢疾等。本品可单用治疮痈。对痢疾或腹泻,本品既能解毒,又可收敛涩肠,宜于治疗血痢及久痢不愈者。
用于滴虫性阴道炎。本品有杀虫功效,单用浓煎汁,局部给药,现常用“鹤草芽栓”。;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
药理研究:
含仙鹤草素、仙鹤草酚、内酯等有促进血凝、抗菌、抗阴道滴虫作用、有调整心律、降低血糖等作用。;[三七];
[三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生用。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应用:
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尤以有瘀者为宜。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散瘀,药效卓著,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为血证良药。
治疗咳血、吐血及外伤出血等,可单味内服或外用,也可~花蕊石、血余炭同用,如“化血丹”。;
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本品既有较好的止血化瘀作用,又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为伤科要药。可单味内服或外敷,或~活血化瘀药同用。
现代还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多种瘀血证。
另有较好的滋补强壮作用。
用法用量:多研末服,每次1~3g;可入煎剂,3~9g。外用适量。;
药理研究:
本品含三七皂苷、黄酮苷、槲皮素等。
有止血、抗凝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积、促进纤溶、并使全血粘度下降。
还有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增加记忆力等。;
四、温经止血药
[艾叶]
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生用、捣绒或制炭用。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
应用:
用于虚寒性崩漏等出血证。
本品温里散寒,能温经脉、暖胞宫,炒炭后止血作用更强。
善治虚寒性胞宫出血证,常~阿胶、地黄等同用,如“胶艾汤”。;用于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本品能温经散寒,调经止痛,又能止血安胎。
治痛经、月经不调,~香附、当归、肉桂,如“艾附暖宫丸”;
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川断、桑寄生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炒炭用,散寒止痛宜生用。;
药理研究:
主含挥发油。
艾叶油有平喘、镇咳、祛痰和抗过敏作用;
艾叶有抗炎、利胆、抑制心脏作用;
炭有止血作用;
艾灸有促进免疫功能、保护胃粘膜等作用。;
小 结
止血药:以止血为主要作用,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等功效用以治疗各种出血证。
凉血止血药
小蓟——用于血热所致各种出血证,散瘀消痈、利尿,治疮痈肿毒及尿血等证。;收敛止血药;化瘀止血药
三七——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以兼瘀者为宜,为血证良药;消肿止痛为伤科要药。
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