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铁犁牛耕的推广程度.PDFVIP

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铁犁牛耕的推广程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铁犁牛耕的推广程度

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 秦至东汉前期、中期,我国基本上仍处于锸、犁并用而以锸为主时期,亦即由锄、锸耕 向犁耕过渡时期。东汉后期或魏晋南北朝,北方中原地区始进入牛耕时代。南方进入牛耕时 代的时间,还要晚一些。《吕氏春秋》、《汜胜之书》等所说的先进耕作制度只是农学家的提 倡,它或已在部分地区、部分农民中付之实践(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农业先进地区农民生产 经验的总结、升华),但远未在全国(或者在北方)普遍推广。时人均垦田约合 10市亩,西 汉初年,亩产仍较低,说明当时多数地方还是粗放耕作,广种薄收。以往的农史与农业经济 史研究常有一种倾向,这就是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当作一般的、已被普遍采用的生 产工具、生产技术,这是一个误区。 关键词:秦汉农业 牛耕 生产技术 人均垦田 粗放耕作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世界栽培植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 一万年左右。至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已走过一段漫长的历程,无论在农具方面,或在耕作技 术方面,在世界上都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对于秦汉农业的成就,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 计。但这种认识和估计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估计过高。目前的主要倾向是对秦汉农业的成就 估计过高,应予以重新评估。关于秦汉时期铁制起土农具的推广程度,笔者已另文探讨,以 为秦汉时期铁器起土农具已很普遍,但仍未完全取代木石起土农具,当时铁的供应仍不能充 分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1。这里就专门探讨铁犁牛耕与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程度问题。 一、 铁犁牛耕的推广程度 我国的铁犁牛耕大约始于春秋后期,或春秋战国之际,以后逐渐推广。至秦汉时期,铁犁 牛耕推广到什么程度,论者意见不一。多数的通史著作与农史著作都认为汉代已普遍使用牛 耕2 3 4 ,或者说是以牛耕为主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战国时期便已普及牛耕 。也有一些学者提 出不同看法,如梁家勉先生就提出:“秦汉时代铁犁牛耕虽获得很大程度的推广,但并不能 完全取代其它铁质翻土农具,尤其是钁和锸;这一时代可说是犁、钁、锸并用时代”5。王 文涛先生亦曾对汉代耒耜类农具(特别是铁锸)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门研究,他也认为“至西 汉末年,铁犁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仍局限于中国北部,南至河南中部,北达内蒙古、辽宁,东 到山东,西抵甘肃、青海、新疆,即使是在上述地区,耒耜类农具仍然与铁犁并重,或在许 1参见《试论秦汉铁农具的推广程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 年 2 期。 2 参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57 年,第二册 197 页;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第二册 205 页;刘泽华等编《中国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 年,上册 364 页、457 页;白寿 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95 页、146 页;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 民出版社,1982 年,上册 296 页、369 页;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 176-181 页; 岳琛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109 页;陈文华《中国古代 农业科技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 年,190 页;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天津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2 年,276 页;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年,253 页、280 -281 页;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百卷本《中国全史》第五册,人民出版社,1994 年,127 页;林正 同《从砖石画像看汉代农业经济特点》,《农业考古》1996 年 1 期;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0 年,上卷 334 页。 3 参见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185 页;赵矢元、冯兴盛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纲要》,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年,199 页。 4 见上引岳琛书 230 页,阎万英、尹英华书 211 页、275 页,邱树森、陈振江书 150-151 页。 5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 年,175 页。 6 多地区比铁犁更重要”,认为汉代是“犁、锸农具并用时代” 。但他们的意见并未受到应有 重视。余也非先生就力辟其说,他说:“有的学者说汉代为牛耕与耒耕相并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