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验六酒精的制造及检验
實驗六 酒精的製造及檢驗
目的: 以醣類發酵的方法製造酒精,並檢驗其特性。
原理:
ㄧ、發酵與製酒原理
「發酵(fermentation) 」一詞最早用於描述釀酒過程中氣泡產生的現象,其成
因已知為微生物利用釀酒原料中之糖類成分代謝產生了二氧化碳且釋放至外
界。因此,早期對 「發酵」一詞之定義限定在代謝糖類成分產生酒精及二氧化碳。
然隨著科學知識及加工技術之演進,發酵不再侷限於釀酒領域,舉凡因微生物之
生理活動而引起的化學變化,將有機物分解轉變成小分子且對人體有益之物質的
現象,皆稱之為「發酵」。在有文字歷史之前,就有發酵技術。麵包、酒、醬油、
泡菜等的製造都涉及發酵過程。化學科學也一直努力改進。乙醇是第一個了解的
有機化合物。醋酸是第一個製造的酸,由酒氧化變酸得到。
乙醇的工業製法有二種:
乙烯和水
O o H2
H C CH + 300 C高壓
2 2 C
H H H C OH ( 1 )
觸 媒 3
醣的發酵
酵 素
C H O + H O
12 22 11 2 4 C H OH + 4 CO ( 2 )
2 5 2
總反應
蔗糖
本實驗,利用發酵法製酒(乙醇)。與商業生產酒精飲料相似。但工業生產,
全程 12個不同步驟,每一步驟都有特定酵素加速反應。
酵母細胞生長過程中,產生酵素。酵素使反應開始,將蔗糖分解變成較簡單
的葡萄糖與果糖。兩者的分子式都是 C H O 。隨後又有不同的酵素反應,最後
6 12 6
變成酒。反應的最後一步是乙醛還原成乙醇。唯一不同的,酵素使反應在低溫下
進行。
全程反應中,沒有空氣是很重要的一環。氧氣充足,酵母以醣為營養,迅速
繁殖,醇的產量少。醇量少,氧化為乙醛量也少,再氧化得 CO 和水。缺氧下,
2
少量糖供應酵母繁殖,大部分變成酒精。在缺氧下,反應式( 2 )發酵反應繼續
進行。至乙醇濃度為 14%為止。欲提高酒精度,需蒸餾。本實驗中,最重要步驟
是蒸餾,再利用蒸餾濃縮的乙醇作一些定性實驗。
酒類製品是最習見於不同民族的發酵食品,無論是釀造酒啤酒、清酒、葡(
萄酒等或蒸餾酒) (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皆是利用微生物之作用分解原料中)
之成分,特別是糖類成分,而產生酒精及特殊風味,如 carboxylic acid 與其他醇
會結合為酯。傳統製程中酒發酵過程可概分為「前發酵」 ( 主發酵)及「後發酵」
19
貯酒( ) ;前者係使已降解糖化之原料經由微生物酵母菌( )之作用生成酒精、二氧
化碳及部分香氣與風味成分,而後者係利用殘存之糖分於低溫下儲存於木桶中持
續進行作用,與空氣中氧反應醛量增加,溶液又由木桶萃取出 tannins及 frufural
等物質以完成酒類產品之澄清化及風味熟成。
二、共沸點混合物
共沸點混合物(Azeotropic mixtures )指的是當兩種或多種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湖凹陷新生代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西澳大利亚州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州之一有如此多的-TourismWA.PDF
- 西貢地質公園導覽資料.PDF
- 要求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RNPAR)-ICAO.PDF
- 覆冰绝缘子闪络机理的研究与发展-电瓷避雷器.PDF
- 观光药用植物园整体空间环境意象规划设计及户外休闲活动区造景.PDF
- 观察国际油价巨变及金融海啸冲击--探讨环保节能车辆的发展四之三.PDF
- 观测误差ObservationError.PDF
- 观测证据海洋.PDF
- 规划视点变电站比吹风机还安全.PDF
- 二十九 地质构造与地貌(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二十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二十八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基础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三十三 喀斯特地貌(重难课时).pptx
- 七十六 环境安全的认知、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基础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初识数据与数据结构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选择性必修一.pptx
- 信息系统的功能课件-2025-2026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pptx
- 十六 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重难课时).pptx
- 七十四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 五十九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基础课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