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得其反–论消减与塑形-CUHK.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适得其反–论消减与塑形-CUHK

As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2003, Vol. 10 No. 2, 215–233 © The Hong Kong 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Association 2004 適得其反:論消減與塑形 蕭寧波 香港中文 大學 本文以三個個 案為引子,引用行為學 派理論中的塑 形和消 減兩種程序 ,討論為甚 麼有時我們盡 力去減少行為 ,但結 果行為反 而變本加厲。本文先指出這兩種目的分別在於增 強和減弱行為的方法之間的微妙關係 ,再 以討論和舉例的 方式,加上在職老師的 一些經驗分享 ,檢討這兩種程序在 學校的應用, 並印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天樂是個八歲的孩子 ,他吃飯時常常說話 。今晚在家吃晚飯時 ,他又 不停說話 ;當他要跟媽媽說話時 ,媽媽只冷淡地叫他吃飯時不要說話 。天 樂討了個沒趣 ,便低頭吃飯 。過了不一會 ,他忍不著又說起話來 ,媽媽便 馬上制止他 ,再次叫他吃飯時不要說話 。可是天樂只安靜了一會又故態復 萌 ,要跟弟弟說話 。正當媽媽又要開口制止他時 ,天樂卻向媽媽說 :「你 知道弟弟今天在學校做了甚麼嗎?」媽媽立即被這個話題吸引了 ,便和天 樂說起話來。 彩藍是個三年級學生 。現在正是林老師的課 ,彩藍覺得有點悶 ,便伸 伸腰打呵欠 。林老師知道這是彩藍常用的技倆來吸引老師的注意 ,便沒有 理會她 。彩藍打了呵欠還是覺得無聊 ,便把手揚來揚去 ,裝作要打蚊子 。 林老師認為這又是彩藍引人注意的技倆 ,知道不可以放縱 ,決心不理會彩 藍 。彩藍把手揮舞了一會 ,裝作蚊子飛到鄰座的同學那裏 ,把手在同學面 前揮舞,同學便把身體向後避開。林老師看見彩藍騷擾同學,便馬上喝 止她。 本文通訊地址 :蕭寧波 ,香港新界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教育心理學系 。電子郵箱 : lshiu@cuhk.edu.hk 215 蕭寧波 家恩是個三歲半的孩子 。媽媽正在廚房裏工作 ,家恩獨個兒在客廳玩 耍 ,一不小心把東西碰到掉在地上 。媽媽聽到聲響便走到廳裏看看 ,她把 掉在地上的東西拾起 ,又叫家恩小心點 ,便走回廚房裏工作 。家恩玩了一 會便把東西摔到在地上 ,弄出很多聲音 ,媽媽聽到聲響便立即走來看看, 她制止了家恩並吩咐家恩要乖一點 ,便又回廚房裏 。過了一會 ,家恩又把 東西摔到地上 ,媽媽聽見聲響不是很大 ,相信家恩只是貪玩,便置之不 理 。但過了不久 ,廳裏傳來玻璃碎裂的聲音 ,媽媽馬上走到廳裏 ,原來家 恩把花瓶摔破了。 以上三個個案 ,讀者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自己亦有類似的經驗?個案 中的父母和老師 ,本來都希望不理會或不回應小孩子所做的一些頑皮小行 為 ,讓那些行為自己消失 。但當那些頑皮行為沒有如他們預期般減退 ,反 而變本加厲時 ,他們就不能堅持到底,最終都忍不住回應了小朋友的行 為。他們的回應,會否強化了小朋友的頑皮行為呢 ? 試想想 ,下次吃飯時 ,天樂會否找一些令媽媽好奇的話題 ,從而令自 己可以吃飯時談話?下次上課時 ,彩藍會否故意做一些騷擾同學的行為 , 從而令老師多點注意自己?下次當媽媽丟下家恩獨個兒在客廳時 ,家恩會 否故意弄出很大的聲響 ,從而令媽媽多點看望自己 ? 問題的癥結在於 ,當孩子的行為更加頑皮時 ,他們才能夠獲得他們要 求的後果 ,於是這些更加頑皮的行為便得到增強。 根據行為主義的分析,上述個案中的父母和老師,原本所做的行為─ 即不理睬不回應─符合行為改造法(behavior modification )中的消減 (extinction )程序,若執行得當的話 ,可以減少那些不好的行為。但 由於他們不能堅持,變成使用了行為改造法中的塑形(shaping )程序 , 後果反而是加強了那些不好的行為。 要明白這種分析 ,我們先要認識消減和塑形這兩種程序 。下文會介紹 塑形和消減這兩種程序的重點 ,它們都是行為改造法中常用的程序 ,分別 用來塑造新的行為和消減已經學會的行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