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评价法在语文阅读客观题中的应用分析 以《高贵的馈赠》为例.doc

SOLO评价法在语文阅读客观题中的应用分析 以《高贵的馈赠》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OLO评价法在语文阅读客观题中的应用分析 以《高贵的馈赠》为例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学 习 考 试 成 绩 单 (试卷封面) 院 系 教师教育学院 专 业 学科语文 研究生姓名 李燕红 学 号 122021030 课 程 名 称 授 课 时 间 总学时 学分 简 要 评 语 考 核 论 题 SOLO评价法在语文阅读评价客观题中的应用分析 ----以《高贵的馈赠》为例 总评成绩 (含平时成绩) 备 注 任课教师签名: 批 改 日 期: 注: 1、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此表,综合考试可不填; 2、本成绩单由任课教师填写,填好后与作业(试卷)一并送院(系)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记分。 SOLO评价法在语文阅读评价客观题中的应用分析 ----以《高贵的馈赠》为例 (南师大教师院 122021030 李燕红) 【摘要】SOLO评价方式是一种新的评价理论, 它将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按照思维结构和复杂程度划分为前结构、单一结构、多元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结构。随着SOLO评价方式的引入,它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中。本文以语文阅读客观题的设计为例,以《高贵的馈赠》这篇文章设计的一道客观题为蓝本,认真分析了SOLO评价法在语文阅读客观题中的运用。 【关键词】SOLO评价法 阅读评价 客观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人们对于新课程的要求也随着加强。传统的评价方法开始束缚着新课程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必须寻求新的评价理论体系来促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因此,如何建立适应我国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新的课题。近几年来,中国教育界广泛的吸取外人的优秀成果,寻求最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而从香港引进的SOLO评价法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SOLO 分类评价法是由比格斯(J.B.Biggs)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在海外有广泛的应用。 SOLO评价法 SOLO的基本含义 “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首字母缩写,意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也就是说,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发生一次跃变,学生对于这一种知识的认知就进人更高一级的阶段,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来判断他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进而给予合理的评分。SOLO评价法理论与皮亚杰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是对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发展。但是它弥补皮亚杰理论在应用于学校背景时的明显不足; 同时了描述所观察到的大量学科和主题领域学生在各种学习环境下的大量反应的结构一致性。 2.SOLO的五种结构层次 SOLO分类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学说,它将学习成果划分为五个层次或称五种结构,五种结构及其含义如下: (l)前结构:处于这一结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所面对问题的简单知识,或为以前所学的无关知识所困扰,找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 (2) 单一结构:学生关注题干中的相关内容并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 多元结构:学生找到越来越多的正确的相关特征,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还没有能将它们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 (4) 关联结构:学生会整合各部分内容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表现为能回答或解决较为复杂的具体问题; (5) 拓展抽象结构:学生会归纳问题以学习更多的抽象知识,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这代表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这一层次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钻研和创造意识。 五种反应水平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基于对课堂实践中学生对问题的反应的分析, 具体解释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过程。另一方面, 它又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 用于描述学生学习循环的起点( 学生已经达到的反应水平) 和教学的目标( 学生在某种特定学习任务上的逻辑终点) , 指导课程目标的设计和学习质量的评价。 学生思维结构的五个层次 结构层次 定义 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行为特征 前 结 构 一种低于目标方式的反应, 学习者被情景中无关的方面所迷惑或误导, 不能以任务中所涉及的表征方式处理任务。 主要特点:错误地理解问题,缺乏回答问题所需的简单知识, 为以前所学的无关知识所困扰, 关注问题中某些偶然的不相关的信息, 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